返回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七十八章 文武盛会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武举大会首先进行的是力量的比拼,能够举起三百斤,是一个标准。龙腾小说 ltxsba.com

    当然,秦峰并不会将举不起来的一竿子全打死,毕竟大部分人是举不起来的,举起来的将会列为一项达标。

    而力量,身手,射箭,五人团战,步战、马战为六项,其中四项达标升为一甲的争夺,三项达标列为二甲,二项达标列为三甲,其余皆是落榜。

    相较于文举,武举秦峰略微放宽了指标,可以说但凡有特长的,皆会招录。这也是乱世的形势决定的,秦峰需要尽可能多的武者,为平定乱世出力。

    “文长兄,定要努力,拿个状元。”

    庞统已经是军机处行走了,公务场所,他几乎已经可以‘横行无忌’。

    魏延重重点头,心说士元贤弟穷的住不起店,却即将成为军师,这说明丞相果然是任人唯贤。扬州的那些人都看不起我的出身,说不得拿个状元,为丞相效力,也让那些人知道我魏延的本事,让他们后悔!

    能够顺利举重三百斤的并不多,但魏延、郝昭、郭淮、朱灵、王凌、冯习、李通、吴班、晏明、孙礼、张既这些人,全部达标。

    紧跟着进行的是身手,这里的身手是考核速度和身体综合素质,也可以看成是对‘敏捷’的考核,大多数人都能够达标。

    接下来是射箭,这一项目更多的人达到了标准。

    后面是五人团战,步战、马战,这些项目给考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魏延、郝昭、郭淮的表现最为抢眼,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项目无法达标,但他三人全部达标。并在随后的两天里,以马步战皆为前三的成绩,完成了所有的实战考核。

    武举的评定就要比文举容易了,校场上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魏延以马步战完胜所有对手,各科全部达标成为新科武状元。

    郝昭第二。

    郭淮第三。

    武科共计取仕160人,这批人,熟读兵书,将会极大的提升秦军中层军官的素质。至于落榜的人,能够通过行军布阵的文考进入实战,都是有一定能力的。秦峰自然不能放过,他将会现场招募,有愿意参军的,立刻授予各类基层军官的职位。

    消息一传出来,落榜的武者欣喜若狂,几乎全部选择了参军,加入到秦军的大家庭之中,这也极大的提升了秦军基层军官的素质。

    八月三十日,举世瞩目的文武大会召开。

    这是一次星光闪耀的大会,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这是一次代表秦室力量的大会。

    这次到会的文武,全部是秦峰的力量,外人都不让他们来。

    这次大会的地址,是在新建皇宫一处新建成的大殿内,汉献帝还没有用,秦峰先用上了。

    秦峰麾下五州,近千名各级文武官员参加了会议。这是盛况,这是力量的体现,这让秦峰麾下的文武心气高涨,热血沸腾。他们遥拜台上的秦峰,口呼主公万安。

    秦峰高兴坏了,到来的这些人,上至军机处的军师们,下至县尉,是他可以信赖的力量。

    荀彧,徐庶,田丰,沮授,贾诩,荀攸文臣代表,赵云、典韦、许褚、张辽、张郃、徐晃、高顺、张燕武将代表,前排就坐。

    华歆、王朗、庞统、蒋琬、费祎、诸葛瑾、鲁肃,陈琳、辛毗、杨修、司马朗、毛介、荀谌、崔琰、王昶、杜畿、董昭、徐邈、许靖、陈震、温恢。

    魏延、周仓、田畴、阎柔、郭淮、沙摩柯、朱灵、王凌、冯习、李通、吴班、晏明、孙礼、张既、廖化、田楷、单经。

    这些人紧随其后。

    另有各级文武官员出席。

    这批人,将会成为秦峰争霸天下的骨干基石。

    这一下,秦峰不用再担心他麾下的五州之地没有贤才治理了。

    荀彧代表文臣,赵云代表武将致辞。

    文臣武将紧紧团结在主公周围,追随着他们的主公,为天下为百姓,尽可能的去做一些事情。这不单单是文臣武将的忠心可嘉,也代表着秦峰的治世理念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这与他多年以来,始终坚持为百姓做事,是分不开的。

    试问谁不愿追随仁德宽厚的强者?

    秦峰用他的始终如一,建立了强大的威信。人们依靠他,信赖他,追随他。

    秦峰在大会上指出,在他的治下,全心全意为百姓做事是为官的根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以来,百姓才是盛世的根基,得到百姓支持的人,才能够夺取天下。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思想懈怠了,须知骄傲自大、腐败堕落是无法维持长久的。

    秦峰特别指出,许许多多的朝代,他们遗忘了他们是从那里来的,他们遗忘了百姓,他们最终被取代。这历史的血的教训,太多太多。

    秦峰还特别提点各级官员,你们的地位,不是我秦峰给你们的,实则是百姓给你们的。百姓越是支持你,你才越有地位。百姓越是富裕,你的地位越加巩固。反之,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