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橫行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相府婆媳通吃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武元夕一死,就破坏了晋王赵光义收复悬空岛、水师抵御大辽铁骑的计划。

    当六郎回到晋王府时,晋王赵光义正在房间生气。

    六郎来到晋王赵光义所待的房间,告诉赵光义,并没有抓到刺客。

    晋王赵光义叹了一口气,道:「就算抓到刺客,武元夕也死了。传令,解除戒严,还百姓一个安静吧!」

    六郎问:「晋王,之后你打算怎么办?要不我们强攻悬空岛?」

    晋王赵光义摇头说道:「我军不熟悉水性,而且悬空岛四周机关密布,如果要强攻,伤亡太大了。」

    赵光义继续说道:「这件事,之后再说吧。天都亮了,你随我进宫面圣,先化解皇兄和陶王妃的仇怨。」

    金銮宝殿上,赵匡胤召见群臣,并当着群臣的面,对陶三春道歉,接着又脱下滚龙袍,让陶三春用皮鞭抽打一顿。

    因为六郎已经先与陶三春说好,要她报仇,不必急于一时,所以陶三春也就表面上原谅赵匡胤。

    这时赵匡胤为了无后顾之忧,更让赵普当替罪羊,不但将赵普贬为平民,而且全家充军发配山东。

    之后,晋王赵光义提议,让六郎出任五城兵马司。

    赵匡胤觉得六郎是他的小舅子,所以他当然让愿意六郎担任这个官位,接着又问群臣六郎能不能胜任。

    兵部尚书王泽首先奏道:「皇上,杨将军虽然年纪不大,但少年老成,而且杨家将威名满天下,杨家军最近又平灭楚国,由杨六将军担任五城兵马司一职,是最合适不过了。」

    兵部侍郎潘仁美也出班奏道:「皇上,我也认为杨六将军可以胜任。」

    其余众大臣见晋王保举,加上王泽和潘仁美也力荐,便纷纷响应道:「臣等,都愿意保荐杨将军。」

    赵匡胤又问陶三春,「陶王妃,你说可以吗?」

    陶三春道:「五城兵马司一职,掌管着京师卫戍部队,眼下也只有杨将军能出任此职。」

    赵匡胤马上传旨,封六郎为五城兵马司,掌管京师八万名禁军。

    六郎领旨谢恩。

    赵匡胤说道:「诸位爱卿!八月初三,是朕势杨贵妃大婚的好日子,明天晚上,朕将在圣春宫宴请诸位大臣!大家退朝吧,六郎则留下来,朕有事要交代。」

    群臣告退后,赵匡胤对六郎说?「爱卿,现在你姐姐马上就要成为朕的贵妃,另外,朕已经拟旨你们将全家调至京城,荆州另派大将驻守,毕竟现在已经平灭楚国,而南唐暂时不敢轻举妄动,倒是大辽的大军压境,虎视中原。朕想让杨令公挂帅,镇守北疆三关。既然你们全家搬到京城,朕有意将赵普的丞相府赏赐给杨家。如何?」

    六郎道:「多谢皇上。」

    六郎心想:赵匡胤这老贼竟打算派杨家将对抗大辽,哼!没有我们杨家将,你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嗯,赵普充军发配后,将那宅子送给我,这个主意不错,不过我还要趁机提个要求。

    想到这里,六郎说道:「皇上,赵普全家充军发配山东,我看这件事情全都耻怪赵普和他儿子,其他人就赦免吧!我们杨家仆人少得很,那你就将赵普家的女人赐给杨家当仆人即可,而且这样可以节约开支。」

    赵匡胤了头,说道:「恩准。」

    六郎又请赵匡胤拟一道圣旨,之后他拿了圣旨,马上奔往赵普家。

    一路上,六郎简直是心花怒放,白捡了赵普的府邸不说,还能将他那美貌的妻子和温柔的儿媳强行霸占,长久留在身边,可以随时向她们发泄,真是要多爽有多爽。

    六郎来到丞相府时,刑部的官差正在办公。

    全家充军发配山东,这比预计要好了一些!赵普感到欣慰,毕竟真要是全家抄斩,他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得。

    唯有赵夫人和文素心暗自垂泪,她们心知肚明,离开汴京后,就等于离开六郎,虽然仅仅一次肌肤相亲,但六郎那雄壮的龙枪,已经让她们深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这时,六郎带着圣旨,当着赵家老小以及刑部官员面前,宣读圣旨:「念在赵普过去对大宋有功,故从轻发落,赵普、赵建辉充军发配山东,赵家家眷与奴仆一律赦免,全都赐给杨家,永世为奴,钦此!」,赵普和赵建辉接旨,随即刑部官员将赵普父子押走,赵普临行时,还老泪纵横地恳请六郎善待他的妻子。

    六郎满口答应。

    赵夫人和文素心心中明白六郎的用心,看到她们的相公即将远去山东服刑,而她们早已迷上六郎,不由得心生惭愧,双双扑上去,拉住他们失声痛哭,用眼泪表示一下离别的难过。

    六郎也不阻拦,等赵夫人和文素心哭够了,便让刑部官员将赵家父子带走,然后六郎告诉在场的奴仆这里即将变为杨府,并且要他们恪守规矩,首先将丞相府外面的牌匾改为天波杨府,接着要他们打扫环境,以迎接杨家人的到来。

    想到那几位美貌如花、温柔贤慧的嫂子,以及四娘也要来,六郎心中禁不住热血沸腾起来。

    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