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四十三节 背锅侠(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犹豫了。

    而御史大夫晁错,却像是吃了枪‘药’,立刻就跳了出来,奏道:“臣晁错启奏家上:臣以为,丞相未免太过避重就轻了罢!赵王刘遂之罪,岂止在于收容济北王兴居之贼臣?去岁,臣就查处了赵王遂的诸般罪责,罚削了其河间郡,本以为,刘遂当知错能改,岂料……”

    晁错不愧是汉家第一大炮,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直接捅开来道:“家上,可知,过去一年,臣已经收到了赵国内史、丞相所报的赵王遂罪行,十数条,其中就包括了‘私’与吴逆串联,‘阴’通匈奴,违背太宗孝文皇帝禁令,与蛮夷通商,更于去岁,骄慢家上。目无尊卑,诚可谓贼臣也!”

    晁错大刺刺的跪下来,道:“臣请家上。奏报陛下,立即派遣使者。持节,缉拿赵王遂,至京师询问!”

    这就等于是给刘遂脑袋上贴上了一个‘贼臣’的标签,要把刘遂往死里整了。

    但是,汉室的政治游戏规则,相对后世来说,更讲一个仁恕,通常。都会给那些诸侯王以及两千石以上大臣留些面子。

    像晁错的建议,并不具备可‘操’纵‘性’。

    因为这会‘激’怒那些剩下的诸侯王,使他们产生兔死狐悲的感觉。

    更会撕裂汉室一直以来标榜的以孝治天下,刘氏宗藩手足骨‘肉’相连的宣传。

    是以,晁错话音刚落,屏风后面就传来了天子的声音:“赵王宗藩手足,朕不忍致法于王,其下两千石再议之!”

    看上去是给赵王刘遂脱罪了,但实际上,在背后却隐含着要穷治到底的命令。

    汉室有将相不辱的传统。具体至诸侯王,更是无论其犯下多大的罪责,只要是俘获或者自首了。都会令其不流血而死。

    以吕后之威权,尚且不敢明目张胆的治罪赵王刘如意,只能鸠杀,赵幽王刘友,也是如此,能饿死,而不能加以刀枪剑斧。

    即使是月前的吴王刘濞,倘若其落到汉军手中,甚至可能活命!

    政治大背景如此。诸侯王们无论怎样,都可以保留名誉的不流血而死的最后尊严。

    是以。要治赵王刘遂,就首先要放低姿态。表明,朝廷还是很爱护诸侯王们的。

    这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可不仅仅是天朝的传统。

    更是刘氏标榜的价值观之一。

    是以,群臣一听天子发话,立刻就心领神会了。

    许多原本将目标对准其他诸侯王的,这时候,也立刻知趣的调转枪口,直接指向赵王刘遂。

    这下子,刘遂的那些陈年烂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被翻出来了。

    什么,当年河间孝文王刘辟彊常常被其侮辱和轻慢,不顾兄弟手足之情,不肯致哀河间孝文王啦。

    什么故意坐视河间哀王刘福绝嗣,并吞并河间国拉。

    反正,众口一词,把刘遂描述成这个世界最大的坏蛋,冷血无情,没有半分君臣尊卑,狂妄自大,倒行逆施,早在十几年前就处心积虑,意图谋反的贼子。

    就连刘彻听了,都觉得有些夸张了。

    平心而论,刘遂确实不是个什么东西。

    属于典型的白眼狼!

    当年先帝在世时,对其可谓恩重如山,赏赐众多,甚至,在其弟弟河间孝文王刘辟彊一脉绝嗣后,还特意准许河间国并入赵国。

    但,这货就没有一天消停过。

    不但与匈奴人眉来眼去,打着狭夷自重的主意,更处心积虑的建立了许多条与匈奴的沟通渠道。更与吴王刘濞往来密切,多次说过对朝廷不敬甚至想要造反的话语。

    这些事情,几乎是人人皆知的秘密。

    但,若真说这货坏到了脚底流脓,浑身生疮的地步,那就夸大了。

    最起码,刘遂还是干过一些值得称道的事情的。

    譬如,他对赵国百姓,多有施恩,体恤孤寡,施恩农民,多次减免甚至免除赵国百姓的负担。

    最起码在赵国,刘遂的人望还是很高的。

    前世吴楚七国之‘乱’,赵王最后才被平定,不是没有原因的。

    然而,正是如此,刘遂才变得罪大恶极!

    尚书中说: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身为藩王,就该老老实实的去‘花’天酒地。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什么时候轮到一个诸侯王来行使本该是皇帝的权力了?

    更何况,这刘遂三观不正,与匈奴人往从甚密,等于是一颗定时炸弹。

    若不趁着这吴楚已灭,而匈奴袖手旁观的大好时机剪除掉,刘彻觉得,自己以后就是做了皇帝,恐怕也得头疼,怎么对付这位赵王了!

    于是,刘彻果断的选择了补刀。

    他站出来,摆摆手道:“赵王倒也不至于如此不堪罢,孤曾听说,赵王曾多次命令,免收百姓田税,更出府库财资,为百姓孤寡置办酒‘肉’,慰问……诸卿是否言过其实了?”

    咳咳,这一刀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