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下公敌宁远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益最大化的办法。

    没办法,眼下的局面看来,皇帝是铁定要听从李守汉这厮的祸国殃民主张,所差者便是多少的问题。既然是不能避免这样的局面发生,那就尽可能的减少对自己的打击,甚至是从中获利。至圣先师不是教导我们,“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识时务者为俊杰”?

    (你个著名大贪官,做事如此悖逆,你这个价钱让著名大科学家和明朝的诸多大清官怎么面对观众?为什么不和你的主子报价一百五十两?!嗯?!)

    守汉的这篇答复文字之中最为得罪人的就是指出了流寇兴起的原因,其根源就是土地兼并,然后官绅不纳粮,导致民众负担过重。而朝廷钱粮来源却是随着天灾的蔓延扩散。流民的四处求生而越加缩减。所以,如欲彻底平定流寇还海内以平静。手段其实很简单。只要一道圣旨明发天下,宣布官绅一体纳粮缴税。然后想法让这道圣旨令以李自成闯营、罗汝才曹营、张献忠西营为主的农民军知晓,不用半年,所谓被李自成等人裹挟而来的百万流民便是散归故里。徒党星散的李自成等人自己就会投降。

    但是,这段文字毫无疑问的被朝中文武大员、勋贵、太监、甚至崇祯本人忽略不见了。开玩笑,一体当差纳粮?朝廷的体面与尊严何在?难道要我等(朕)与你李守汉一样。把自己家里的银钱弄去缴税不成?

    斗转星移,很多年以后,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们点评这段历史时这样写道:“在三分抗敌,七分发展的原则方针之下,受南粤军实力的急剧扩张所鼓舞。李守汉当时的野心已经极度膨胀,妄图一举不战而控制明朝的军事政治甚至经济,只不过他这份野心还欠缺阴险,居然丝毫不加掩饰,直接**裸的向崇祯提出要求。”

    (哪里像给我们发工资、支付稿酬,帮助推广宣传的基金会那样,将白雪公主她后妈的苹果变成了数码产品?)

    至于说守汉提出的所谓提供技术和管理,对大明朝廷系统内的军工生产进行一番监督改造的建议,更是被朝中各派一致默契的给否定了。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的崇祯心里很是明白,这所谓的技术合作,借鸡生蛋,用自己的市场和资源来换技术,是极为不靠谱,也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到时候,只怕是建奴平定了,皇极殿上乾清宫中龙椅上的主人却也换了人。

    这样的事情,却被某人大张旗鼓的进行了,利用自己国家业已完善的工业体系,大兴所谓借鸡生蛋之法。要引进别人的资金和技术,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于是乎,大批往日的敌人不再扛着军旗而是夹着公事包堂而皇之的进来了。

    但是,鸡是借来了,不过自家原本的鸡笼子也得提供给人家的鸡,而自家原本的鸡,不好意思,为了好好的喂养别人家的鸡,你们得忍耐一下。可是,超国民待遇的精饲料也吃了不少。鸡屎也拉了一地,可就是不知道最后蛋留下了几个?

    连崇祯都知道这事不靠谱,但是有些人却奉若圣经。

    更有大臣在朝堂廷议之时大赞宁远伯府中颇有盛唐之风,女儿家也能领兵出战,加以时日怕不也是一个平阳公主?这话里连着放了几支毒箭出去,幸好没有引起别人注意。

    廷议到了最后,各派争吵完了,算是平衡了各自的利益。

    朝廷正式给宁远伯、援剿大总统李守汉下旨,允许他在山东、登莱等处推行他所谓的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主张,以供军用。

    在朝中大佬们看来,山东、登莱两处,历年来不是蝗旱就是乱民,如今又是阿巴泰和教匪王可,还有李青山等股乱贼将省内搅扰的天翻地覆,已经成了一摊乱局,索性便任由李守汉去折腾。就当是允许他就地筹措粮饷了。

    可是,大佬们或是有意识的遗忘了,山东虽然是一片混乱,但是却有几家巨室便是皇朝更迭也不受影响的。

    消息传到了曲阜、邹县等处,衍圣公府、亚圣府中隔着院墙都能听得到里面传出来愤怒的叫骂声。

    被骂声之中提到次数最多的李守汉,此时却听不到这些。接到朝廷旨意后,一面令人转发给在济南留守的大儿子李华宇,一面督促部队准备开拔往宁远去。同时命令原在宁远的南粤军部队,将伤员撤往耽罗岛进行休整治疗。那里被南粤军经营时间较久,各方面的设施、器材要比宁远好得多。

    消息到了宁远,很快便被潜伏在宁远城中的清军细作通过各种途径得到。

    同样的消息被对垒的两军统帅知晓后,竟然反应如出一辙。

    得知李守汉命令南粤军撤走在宁远的伤员,顿时让驻守松山堡忐忑不安多日的多尔衮心中大为安定,“谢天谢地!李华梅那个疯婆子母老虎终于要走了!”不过,想起在李华梅不计成本炮火下生存的那些日子,多尔衮便是后背一阵阵发冷:自己的数万人竟然险些被几千南粤军打得崩盘!

    驻守宁远,不住的劝慰李华梅安心养伤的施郎得到这个命令之后也是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谢天谢地,妈祖娘娘显灵护佑。咱们这位大小姐终于要走了。”(未完待续

    ps:继续求月票。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