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章 九州离乱李继朱?(二)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清朝人的笔记当中,对于当时负责青海军事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有过这样的描写。剿灭了青海塔尔寺之后,获得了三千万两黄金的财富不曾上缴。这未免有些言辞夸张,但是,塔尔寺的储存财富之多,却也可以从中推断一二。

    在喇嘛们看来,自己虽然拥有巨额财富,但是却并不在意眼前这位在西宁城中的袁大将军。因为,在这青海的一亩三分地上,还没有人敢打喇嘛们的主意!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自恃信众数量庞大,别人不敢在佛爷头上动土。他们在各自的庙宇里,不但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还拥有大量的僧差和青壮年。这些人在紧要关头都可以充当炮灰去作战。

    (在59年之前,乌斯藏地区的喇嘛庙里,喇嘛们不但手里有念珠和各式各样的藏传佛教法器,还有李恩菲尔德步枪、汤姆逊冲锋枪和勃朗宁机枪,阔气一些的喇嘛庙里,更有电台可以同远方的金主联络,呼叫空投。牛吧?人家能够做到地空协同了!)

    可是,袁宗第到青海来是干啥来的?第一是为了消灭逃窜到这里的明军残余。第二是为了收复河湟故地,为大顺朝的开国找到顺天应人的依据,第三嘛,也就是当日陈国熹所指出的一条财路。这里可是到处都是金银,到处都是牛马!

    一时找不到那些部族的越冬营地也没有关系,反正那些喇嘛庙就在眼前!索性便把兵马撒出去,带着大炮去拜拜活佛,看看活佛的修行是不是到了可以谈笑间视炮弹为无物的境地?

    虽然没有什么八磅炮、十二磅炮和克龙炮等攻坚利器,但是。在可以发射十磅炮弹的大佛郎机和六磅炮的轰击之下,夯土打成的墙壁变得脆弱无比,而袁宗第又是在中原各地打过无数城池的,见惯了各种********。喇嘛庙这样的据点,在他看来连热身的水平都算不上。

    果然,往往在几枚炮弹狠狠的砸进夯土墙之后,喇嘛庙便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跟着便是一鼓而下。

    虽然没有像清人笔记里记载的那些,攻破一座庙宇便能缴获黄金几千万两,但是,破了一个喇嘛庙,缴获丝毫不比在内地攻破一座富庶县城差多少。

    看着黄澄澄的麦子、青稞,一群群的牦牛和烈马,那些目光空洞呆滞的僧差、朗生堆穷们背着的一箱箱金银丝绸,还有胡乱装在箩筐里的各色金银法器、佛像,袁宗第不由得挥动着手中铁鞭大笑不止。

    大顺军连佛爷的庙宇都是一鼓而下,这样的举动迅速的被草原上的白毛风吹遍了四方,让各地的土司官员们心惊不已。

    佛爷都顶不住,咱们能够扛得住吗?

    这是萦绕在所有土司头人老爷们心头的一点想法。原本,这些游牧民族在同中原政权对抗的时候,不外乎就是你来我走,可是,今天却是遇到了同样善于“走”的对手,不光是善于走,还善于追,更是善于掏老窝。几个越冬营地纷纷陷落,让原来都是抢劫别人的部族首领们,今天也尝到了被人家连锅端的滋味。

    好汉不吃眼前亏,青海的各土司先后归附。刘宗敏也从嘉峪关外传来好消息,玉门关、瓜州、敦煌等处纷纷收复,斩首蒙古兵数千级,俘获万余,夺回人口数万,缴获牛马以数十万计。

    刘宗敏和袁宗第虽然都是大顺军之中有名的将领,但是也不是缺少政治头脑之人。深知这场胜利对于刚刚立国的大顺意味着什么,当即命人飞马将大捷奏报西安城中的李自成。

    西北大捷,收复明贼百余年来丢弃的土地,这一消息立刻被牛金星起草邸报,明发传牌,昭告天下。

    这一消息的传来,更是让皇极殿上的崇祯如坐针毡。

    须知,他祖先朱元璋,号称得国最正,那是手提三尺剑,驱逐鞑虏恢复山河的人物,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即使是建立了政权,他们的合法性也会受到质疑。但是,不知道是哪个天杀的,给李自成出了这么样缺德的主意去打蒙古人和乌斯藏人,收复所谓的历代弃地。

    这如何让天下百姓看朕?要知道,我大明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的!

    “这如何让朕见天下人!”

    宝座上的崇祯几乎要吼出声来!(未完待续。)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