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捡宝生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返回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天上午,孟子涛来到自己的店里,几天不在,店里已经落了不少灰,好在他知道这回去铜都之前,就用布把博古架上的古玩都遮了起来,不然花费的功夫就大了。

    打扫着卫生,孟子涛就想道,自己经常出去,要不要招一名店员?马上,他就摒弃了这个想法。

    道理很简单,像他们这行,有时候出去收货就十天半个月的,如果把所有东西交给一个小店员处理,他怎么可能放心?

    就像王之轩,要不是有个女儿帮忙看店,他也放心不下来。

    所以,要招的话,就一定还要招个掌眼师傅。而且,无论是掌眼师傅,还是店员,都必须是知根知底,并且可靠的,不然的话,万一要搞什么鬼,那损失可就大了。

    不过,陵市这个地方,想找一位靠谱点的掌眼师傅可不容易,就凭他的小身板,别人也不太可能过来。

    既然这事对现在的他来说,还不太现实,那就暂时放下再说。最主要的是,他现在就算出去比较长的时间,生意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如果是熟人或者朋友有什么需要,肯定会给他打电话的。

    花了一些时间打扫完卫生,孟子涛刚想坐下来喝口茶,就见张景强带了一位五六十多岁的老人走了进来。

    孟子涛笑着迎了上去:“张哥,你来的还真巧,要是你昨天过来的话,我还在铜都呢。”

    张景强有些讶然,接着哈哈一笑道:“这就叫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昌华荣昌教授,他也是一位古玩爱好者。”

    老人又加了一句:“昌盛的昌。”

    听说老人姓昌这个现代比较少见的姓氏,孟子涛心里多少有些惊奇,接着就伸出手道:“昌教授,真是幸会!”

    昌华荣笑着说道:“孟掌柜,接下来还要麻烦你了。”

    张景强接过话道:“昌教授有一些鸽哨想要出售。”

    “鸽哨?”孟子涛有些讶然。

    说起鸽哨,可能有些朋友对此有些陌生,不明白鸽哨到底是什么东西。

    不过只要提个醒,大家多少会有些印象,比如以京城为背景的电影、电视剧、话剧等,有不少场景,只要有鸽子(道具)飞过,都有央央琅琅的声音作为配音,这其实就是鸽哨发出的声音。

    之所以不少关于京城的影视剧都有这类配音,也是由于长期以来,京城人喜欢养鸽并系哨飞放,美妙的哨音在空中回荡,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京城的一个象征。

    话说,鸽哨又叫鸽铃,实际上是哨而非铃。它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已经没有确切的记载,以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计算,也已经有千多年的历史了。

    比如,北宋诗人梅尧臣在一首题为《野鸽》的五古中,有两句是“谁借风铃响,朝朝声不休”;与他同时的张先,也有“晴鸽试铃风力软”的词句。

    虽说孟子涛对鸽哨有所了解,但一般制作鸽哨的以京城比较多,在陵市这个江南城市就并不多见,平时市场上也并不怎么能遇到鸽哨,算是一种比较小众的玩意。

    因此,孟子涛见昌华荣居然玩鸽哨,就觉得有些惊讶。

    昌华荣笑着说道:“其实我也不玩鸽哨,只是因为有段时间比较爱鸽子,有一次到京城去玩,在朋友那里看到了这些鸽哨,就买了下来。回来之后,却没碰过几次,这回正好有事,就想把它们处理了。”

    说话期间,昌华荣把手中的盒子放到了桌上,打开之后,就见里面放着八枚鸽哨。

    鸽哨,依其造型,可分为四大类:葫芦类,以圆形葫芦为主体的鸽哨;联筒类,用管状哨粘接成行的鸽哨;星排类,以托板为底座的鸽哨;星眼类,扁圆形咱与管状哨相结合的鸽哨。

    昌华荣的鸽哨,四个大类都有,而且观工艺也不像是一个人制作的。

    孟子涛拿起其中一枚葫芦类鸽哨,这是一枚大型的葫芦鸽哨,形状浑圆,刀口整齐,形态优美,漆色深紫,在底部还刻着一个“鸣”字。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