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捡宝生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六十九章 红定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烟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你不懂烟,这其中的感觉你是体会不到的。”

    “得,你就体会吧,没事我就走了。”

    孟子涛转身就准备离开,不过被老牛叫住了:“等等,我这有个好东西,你要不要看看?”

    “什么东西?”

    “鼻烟。”

    说话间,老牛就从屁股底下的箱子里,拿出了一个盒子,放到孟子涛面前。

    孟子涛打开盒子一看,只见里面装着一只好似鼻烟壶的玻璃瓶,里面装着粉末一样东西,正是鼻烟。

    鼻烟其实就是发酵烟叶粉末调香而成,以鼻吸用的无烟烟草制品。鼻烟的粗细度、湿润度、色泽、刺激程度及香味,根据配方多种多样。

    说起来,鼻烟传入我国是在明代万历年间。明末清初,鼻烟在皇上家有,老百姓不知道有这路东西。起初,国内也没“鼻烟”这个名词,外国人叫它什么咱们也跟着叫,各国的叫法又不同,有叫“布鲁灰陆”的,有叫“克伦士那乎”的,也有叫“士那乎”的。“士那乎”好叫,皇家便称它为“士那乎”。

    到了雍正那会,他觉得这名字不好听,就命名为“鼻烟”,所以“鼻烟”这个名词是雍正年间才有的。

    从雍正开始,鼻烟这东西就开始随着赏赐传播开来,最后越来越广,外国人也因为输入鼻烟赚了不少钱。

    鼻烟这东西作为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用的起的奢侈品,当然也讲究品味。说鼻烟和脚巴泥一个味,是不会品味的人说的。

    一般来说,细品鼻烟才会闻出有股膻味,又跟羊肉的膻不一样或者有股煳味,可跟煳饽饽味不一样还有有股酸味,又不同于醋味另外有股生豆子味,像是生豆子的那种甜味,又不是豆腥味等等,到底是什么味?总的来说,主要有膻、煳、酸、豆、苦,其味美无穷。

    一般来说,闻得时间长了,就能品出这些味来,不过要真品出味来,也就有瘾了,想戒掉就不容易了

    鼻烟分三六九等,以颜色来区分,以深的为上品,色淡的为下品,黑色的为上品,黄色的为下品。也有白色的,只是不常见。

    最上品的鼻烟,颜色深紫而近于墨色,质厚气醇,俗称“豆沙色”,是稀世之宝。黄色的鼻烟有数种,颜色深黄像蒸栗,此为上品颜色浅黄呈淡金色,有宝光,味很酸,也不错如果质薄色淡,气味像市井中豆豉、霉菜气味的鼻烟,是下品。

    孟子涛并不吸鼻烟,他知道的这些都是从他师傅郑安志那听来的。

    郑安志有段时间因为工作和家庭的事情太忙碌,偶然的机会吸了鼻烟提神,效果不错,就吸了一段时间,后来有瘾了,他觉得不好,就下决心给戒了,虽然如此但也积累了不少鼻烟的识别经验,并且对鼻烟也情有独钟。

    老牛拿出来的是大金花鼻烟,这种鼻烟相当有名,是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草末中,掺入麝香等名贵药材,并在密封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数十年而成。吸闻此烟,对解除疲劳起着一定的作用。

    孟子涛看了看瓶子,应该是清中期进口的,而且瓶子密封情况不错。

    也许有人要问了,这都是两百年左右的鼻烟了,还有用吗?其实,鼻烟界有句俗话“鼻烟如酒,越陈越香”,当然前提是保存恰当。

    现在每种欧美鼻烟上,均未标注保质期,大家应该知道欧美企业品质及标识的管理是严苛的,这直接表明只要采取防潮、防晒、防串味等必要措施,鼻烟是可以长期保存的。

    孟子涛对鼻烟的鉴定水平还不够,只能看出里面的鼻烟色泽深沉,应该是好烟,就准备拿给师傅去看看。

    “这东西我要了,钱的话我回头给你。”

    老牛对孟子涛很放心,不担心孟子涛会占他多少便宜,笑着应了下来。

    聊了几句,孟子涛正准备走人,老牛指着旁边不远处的一处摊位说道:“那摊位上的东西挺有意思的。”

    “怎么了?”孟子涛有些好奇地看了看老牛指的那个摊位。

    老牛说道:“东西应该都是高仿,卖的价钱比较贵,不过仿的很逼真,买回去做下旧就有很高的利润。”

    孟子涛说:“那你怎么不去买?”

    老牛耸了耸肩膀:“我对高仿一般没什么兴趣,有那钱和功夫,我还不如干点别的事情。”

    “说到底还是你懒。”

    孟子涛哈哈一笑道:“那我过去看看。”

    问老六要了个结实点的袋子,把东西都装进去,接着孟子涛走到了那个摊位前,由于位置偏僻,再加上卖的价钱比较高,摊位前的人只有寥寥几个,都没孟子涛熟悉的。

    孟子涛低头打量摊位上的瓷器,发现确实像老六说的那样,这些瓷器都是高仿,而且制作的水平很高,虽然和肖利凯相比差了一些,但也已经很难得了,这些瓷器只要做了旧又有渠道,完全可以赚大钱。

    因此,孟子涛也有些不太明白,这人怎么会把这些高仿拿到这里来售卖,难道真像老牛说的,事出反常必有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