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调教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4章 错综复杂(四千大章)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没一口回绝,只道:“家里有长辈......姓赵。”

    可却不想,此话一出,那老头儿一个激灵,脸色瞬间煞白。而柜上的李杰论更是腾的一声,不自觉地站了起来。

    唐奕一惊,万没料到,二人是这个反应,心下忐忑,只得用夹菜来掩盖神情。

    而那老头儿晃神之后,竟毕恭毕敬地站了起,躬身长揖。

    “小老儿斗胆再问公子一句,是哪一支?”

    唐奕犹在空中的筷子一顿,眯缝着眼睛看着那老头儿。

    这话问的就有讲究了。

    唐奕刚刚说家里有长辈姓赵,暗示自己与皇族有关系。

    他这可没撒谎,因为赵祯待他就如长辈嘛。可是,这老头儿却问他是哪一支。

    赵家天下,从太祖传于太宗,虽七十多年都是太宗后人掌朝。但是,对大宋稍有了解的就都知道,赵家分三支。

    第一支,当然是太祖一脉。虽然让弟弟坐了大位,但是,太祖后人未绝,现在把观澜当养老院住着的赵德刚就是太祖之子。

    第二支,就是太宗一脉。自不多说,现在的赵祯、赵允让、赵允弼,皆属太宗后人。

    还有一支,对于宋史了解不深的可能不知道,就是赵匡胤的四弟,赵廷美一脉。

    他三哥当了皇帝之后,因为杜太后的金匮之盟,皇位传弟不传子,让赵廷美也动了当皇帝的心思。这货两次想造反都没成,被太宗从魏王、开封府尹一路贬成了县公。

    赵廷美一气之下,又自贬去守房陵,没几年就病死了。他这一脉,也随其在洛阳、房州一带安了家,落了户。

    这若放在别的朝代,还能让他们好好活着?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早就赐这一家人两壶毒酒,让他们一家去地下团圆了。

    但是,老赵家就是这么尿性,也不知道是真心软,还是怎地,赵廷美一死,对其后人不但不除,反倒是颇多照顾。发展至今,太祖四弟这一支不但没有没落,反而是开枝散叶,颇为繁盛,子孙后代多在西京、永兴等地为官。

    时之今日,西北事战连连,这些地方也重要起来,赵廷美一系亦有抬头之势。

    ......

    这老者一问唐奕是哪一支,就让唐奕犯起难来。看他们刚刚的表现就知道,这绝不是平白问出。

    但是,唐奕答什么呢?

    太祖一系?不用想,肯定不行。

    那就只能在太宗和赵廷美两者之间选择。

    ......

    “本公子住在京里头,你说我是哪一支?”

    最后,唐奕还是觉得,别往赵廷美那边靠的好,毕竟对那一家子人一点了解都没有。

    说完之后,细看那老头儿的表现,却是什么都看不出来。

    而那老者本有心多问一句,却也是没敢。

    这个欲言又止的表情却是被唐奕抓了个正着,微不可查地眉头一皱。

    “怎么?”唐奕加了把火。“和人做生意,还要看是哪一支不成?”

    “不敢,不敢!”老头儿陪笑道。

    “那......公子当真有把握?”

    唐奕道:“过了太行,有没有把握那是我的事,和你们没有关系。”

    ......

    好吧.....

    “那公子走多少?”

    唐奕摇头,“不知道。”

    “不知道?”

    “没算过。”

    老头儿想哭,总得有个数儿吧?数都不知道,你还来走什么盐?

    却闻唐奕道:“那你帮我算算,京畿路、京西北路、京西南路、荆湖路,加在一起得多少?”

    噗!!!

    唐奕根本就不是按量来算的,他特么是按地头来算的。

    这山羊胡子老头儿倒腾了一辈子的盐,也没见过有哪个买家“圈地图”。

    “公子,莫要戏耍小老儿。”

    唐奕眼睛一眯,“我像是和你开玩笑吗?”

    “呃......”

    老头儿又是左右思量了半天。

    “此事牵扯太大,小老儿要上报主家。”

    唐奕点头,“可以。”

    “但得快着点儿。”

    老头儿缓声道:“总要些时间的。”

    唐奕觉得也没聊下去的必要了,缓缓起身,“三天之后,杨文广就到太原了。到时候,你们想做这笔买卖,也得等着了。”

    “杨......将军?”老头儿更懵了。这位公子来头当真不小,什么都知道啊。

    不等老头儿反应过来,唐奕已经和君欣卓安步上楼去了。

    ......

    回到房中,君欣卓实在憋不住乐,“你可真能演!”

    可是,唐奕却笑不出来,点头敷衍,心思早就飞到九宵云外去了。

    他之所以要先进城,先来探探私盐的底细,其实就是想看看,闹得沸沸扬扬,连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