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小兵之霸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二章 胜利回师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划生育,而小数民族就可以随便生的政策等等。

    接纳胡人进入汉人土地。向汉人学习耕作,让他们在汉人地方生活的时,就让大鸿胪官衙派人去联系,能够接受新汉朝廷的条款的,可以让他们搬迁进来。

    当然,自己方面,该如何做还是要如何做的。

    在边境地区,其实早已经没有了多少百姓,方圆十多里怕都难以见人烟了。但是。在没有迁徙百姓来之前,还是派出军队,在边境地方,每隔三里左右的地方,就修建一个小型的堡垒。每一个堡垒。可容纳几百人左右。然后,常驻一什人在堡垒里。

    这个,收编的并州军士就可以派得上用场了。

    这些军士,全都编为大汉新朝边防军。与别的军士一样,可领军饷。他们。将来会常驻这些堡垒,可把家人一起迁来,让家人在堡垒附近开荒种田。这些军属开荒所得的粮食,是不用纳税的,开垦出来的田地,也属于他们拥有使用权,名义上还是新汉廷的,但实际,却等于是他们的私产了。

    有这样的政策,不少人都非常乐意留守小堡垒。

    有军饷拿,又可以得到土地,更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当这样的兵,谁不想?现在,异族人被打怕了,长城还有大量军队镇守,他们在小堡垒的主要任务,其实就是起到了一个警戒的作用,并不用真正的和异族人正面交战。万一将来有异族人入侵,他们就可以躲进坚固的小堡垒之内,凭小堡垒坚守就可,只要他们守上一段时间,在附近不远驻记的军队,就会来救援他们。

    按设想,每方圆三里左右修建一个小堡垒,每方圆二十里就修建一个大一点的驻军堡垒,大堡垒,一般都会驻军二百到五百人,相当于一个县城的兵力了。加上各个小堡垒的人手,千人以下的异族人来了也不用担心。

    小堡垒可以互相支援、大堡垒之间也一样,一旦有敌情,援军就会很快赶到。

    这样的方法,其实也是长久防御异族人侵犯大汉边防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再说了,这些留守小堡垒的军兵,大多是原来的并州兵,他们几乎都是并州人,与异族人都有着血海深仇,他们也非常乐意提任这样的一个任务。

    这个事,开展得非常快,修建小堡垒也不成问题,因为俘虏了上十万的匈奴骑兵,这些都是孔武有力的青壮,驱赶他们来作修建小堡垒的事最好不过了。如果不是匈奴人的暴行激起了汉军的愤怒,把匈奴人几十万的族人都灭了,多出几十万免费苦力,修建小堡垒的进程可能会更快。

    现在,在并州连防地区,放眼望去,可见一个个耸立的小型堡垒,有点像后世碉堡一样的堡垒。

    一般的小堡垒,都建在一个方圆几里之内的最高点,堡垒城墙足有几丈高,墙楼还建有更高一点的箭楼望塔,可以看得更远。

    说实在的,这样的一个坚固又不是太大的小堡垒,哪怕是来了上千人,一时半刻也难以攻破。

    平时,十人留守,如果这些军士把家人都迁来了的话,一旦发现了有敌军来袭,便可响锣鸣鼓,点烯烽火台示警。示警一响,在附近几里之内劳作的人,就可以马上跑回堡垒。

    十个士兵,加上他们的家人,怎么说也会有二三十人了吧?站在高高的堡垒墙上,哪怕是一个小孩子,看到敌人爬上来的时候,都可以扔下一块石头将他们砸死。所以说,说是十个士兵,其实,每一个堡垒,都会有不少人参与保卫。

    堡垒一破,全部人都会死于非命,所以,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不要小看了一般人的求生意志。这些人,配合十个训练有素的军士,就可以抵抗得了来犯的敌人,只要敌住一会,便会有援军来到,化危为安。

    刘易来到崖门关,与赵云、太史慈、黄叙、高顺等人会师,在崖门关停留了一个月,终于把这里的事处理完。

    高顺说什么也不肯去洛阳了,他担心去到洛阳的话,他就会像前几年一样,只能一直在大泽坡基地练军,不能参与战事,他希望可以留在崖门关镇守。

    他以前与吕布、张辽等在崖门关镇守,对崖门关有特殊的感情,刘易只好由他,命他作为主将留守崖门关。然后与众将率军,胜利回师洛阳。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