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小兵之霸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请兵不如请将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原来如此,刘备、关羽、张飞,此三人的确算得上是当世英雄,当年在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威震天下,我们徐州若请得他们三兄弟前来,多少可以给我们徐州军民鼓舞。”陶谦觉得如今只能如此了,当下就道:“好!那我们就去请刘备。”

    糜竺的心里暗喜,不过,还是不动声色的道:“那就请主公书信一封,好派人……嗯,不,还是糜某亲去。如此方可表明我们的诚意。”

    糜竺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引出刘备来罢了。

    本来,历史上,糜竺是先请北海孔融,他赶到了北海。再由北海孔融引荐刘备的。不过,那显然是不现实的。不是说请北海孔融来救徐州之危不现实,而是指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北海孔融才那么一点实力,就算是请来孔融,又岂能击败或击退曹操?请孔融那点兵马来救援徐州,只是请他们来送死罢了,当真的与来送死没有分别。

    事实上,糜竺早已经留意平原刘备,他糜家的商业,已经暗暗的发展到了冀州境内。刘备帐下,有一主薄先生,叫简雍,是刘备同乡,糜竺早年便与简雍认识。所以,通过简雍的引介,糜竺在平原,见过刘备。

    不得不说,刘备的演技已经炉火纯青,他别的本事没有,但是在别人面前,无时无刻都表现出一种仁义良德的样子,温和有礼,不亢不卑,让人一见便心生好感。糜竺真的被刘备的气度所折服,常常拿他的主公陶谦来和刘备比较,他发现,自家的主公还真的比不上刘备的气度。最少,刘备就不会如陶谦那般刻意的讨好某人,人家身上,自有一股摄人的英雄气度,大气又自重。

    当然,糜竺以前并没有什么的想法,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之下,陶谦为了委屈求存,刻意讨好曹操,让糜竺不自觉的就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他觉得,陶谦如此何时才是一个头,他担心,徐州会在某一天会因为陶谦的恭顺而惹祸。一味的向别人示弱,总会有一天为徐州引来祸根。这不?事实就坏在陶谦太过恭逊,非要把曹操之父请来示好,终把祸水引到了徐州来。如此,糜竺就不得不想到,如果陶谦是刘备,那么徐州焉会有今日之祸?

    想想刘备,在平原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在公孙瓒与袁绍的夹缝中生存,区区的三两千兵马,人家一样活得安安稳稳,连公孙瓒与袁绍都不敢轻易的招惹他。

    嗯,这个,站在一个大家族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不管是谁都希望自家可以有一个安稳的,让人放心的主上,那样最少不会朝不保夕,不会太过担心自己所有的一切会在瞬息之间化为乌有。

    糜竺有时候还真的觉得,刘备呆在小小的一个平原县城,还真的有点屈才了。在这个生死的关头,糜竺就跳出了一个让他都觉得有点惊心的念头,那就是把刘备请来,让刘备取代陶谦,成为徐州之主,这样,他糜家,才有保障。

    不过,他担心会遭人非议,才慢慢的引导陶谦,让他同意邀请刘备来徐州。

    只是不知道为何,在细节上与历史所记述的发生了一点偏差,糜竺直接向陶谦引荐了刘备。

    时下陶谦也没有什么办法了,当然也不会拒绝糜竺的提议。

    至于北海孔融,他可是陶谦的老友了,不用别人提醒,他也会向孔融请援的。孔融只适合做学问,并不太适合为官主政,更不太懂打仗,所以,这些年,他的实力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冷,实力早已经远远落后于陶谦,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孔融兵马不多,但三两万人马还是有的。陶谦也明白,光有将而没有兵,想解徐州之危的希望的确很微,所以,他一面让糜竺去请刘备,又一面让陈登负责去请北海孔融,并让糜竺请得刘备与关羽、张飞两将之后,先去北海与孔融会合,再一起来徐州。这样一来,就有将又有兵了,虽然与曹操的大军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多少也能祢补一下徐州兵力不足的情况。若能让刘备与孔融的军队进入徐州城,有了这些兵将的补充,就算不能击败击退曹操,相信曹操想攻下徐州城也不再那么轻松。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