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运动专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七章 真正的焦点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种全新的医疗方式,光是理论的提出到完善,往往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中途出现一点差错,都有可能宣告错误或失败。更多小说 ltxs520.com

    在理论完善之后,想运用要实践,又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有很多理论提出之后,想要运用都不可能,因为现有的科技水平达不到标准,或者需要海量的投资回报却比较少,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让理论在很长时间内,变得毫无意义。

    这就是科学和应用的矛盾。

    所以当听到台上的年轻中国人,居然说自己的理论已经完善,并且有两次成功经验,台下所有人都热为‘根本不可能’。

    “就算理论再完善,也不可能这么进入应用!”

    “中国人制造东西的效率是高,可他们的科技水平却没这么高!”

    “有两次成功经验?简直是荒谬!”

    “……”

    台下众人不断讨论着。

    还有人不知道沈洋的理论,于是那些看过的人,就开始简单介绍起来。

    对沈洋的理论了解最多的,还是罗瑞和希尔顿,两人都仔细读了那篇论文,他们必须承认的是,那篇研究论文很完善,根本没有什么问题。

    可要说到完善,却只刚走出一步而已,想要进入实践阶段,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到。

    ‘肌肉协调运动和肌肉恢复’理论中,大体应用于实践的概念就是,利用通过同频率的震动,来形成一种肌肉的协调颤动,来促进血液从两个方向对伤口进行砼强度的挤压,并强性性的让伤口内的血液进行流动,以加快身体机能运转——排出坏死细胞,分裂出新细胞顶替。

    这个道理说白了,就像是手臂上有了个小伤口,用手指从两边按住,一直不间断的按着,那么伤口的愈合速度就会加快。

    用于治疗小伤口的‘创可贴’,原理其实也差不多,但‘创可贴’加快恢复速度的效果并不明白,还会有一些副作用,而它的主要作用是消炎、止血防止伤口二次感染。

    想要加快肌肉创伤的恢复,其原理就要复杂的多了。

    沈洋只是站在台上,看着台下众人的讨论,也不进行辩驳,脸上还保持着微笑,连表情都没有变化。

    等过了一段时间,众人讨论完毕都看过来,他才开了口,“我想大家一定认为不可能,但我能站在这里说出这句话,就肯定有很大的把握!不能说百分百,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百分百的,美国-政-府还宣布自己的航母绝不可能被击沉,但要同时挨上几百发洲际-导-弹,它的命运也只能是沉入大海。”

    台下不由得发出哄笑声。

    “言归正传,首先我要从人体的消化系统说起,医学离不开人体消化系统,不管是正常进食还是吃药,都离不开消化系统运转,它也是支撑生命存活最根本的系统。”

    沈洋长篇大论的说了起来。

    他先是说起消化系统,随后提到一些营养物质,可以加快消化吸收,而身体的病变或创伤,也会和人体消化系统产生影响。

    “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会倾向于病变或创伤的部位,我相信这个结论没有人怀疑吧?就比如血液的病变,白细胞会变得非常活跃,其活跃的动力就是更多的营养物质,普通的伤口恢复也是如此,只不过倾向性要小的多,因为代谢的不活跃,不会需要太多的营养物质供给……”

    第一阶段的长篇大论,就是在解释一个问题:人体会供给比正常情况下,的更多营养给受伤部位来促进伤口的恢复。

    到这时所有人都听的很认真。

    沈洋讲的有条有理,他们根本指摘不出问题,而其中很多理论,都是众人皆知的,而沈洋则把这些理论组合在一起,就形成新的理论。

    这种新颖的理论还是很吸引人的。

    后排旁听的专业人士们,就听的更认真了,对于前排的教授、学者们来说,这只是一项理论,可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项新的技术,新的技术就代表着可能存在的巨大商机。

    如果理论是完善的,真的能应用于实践,也就表示未来可以制造相应的器械,来辅助受伤人员加快恢复速度,真能制造出这样的器械,一定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卖,更吸引人的是,绝大部分运动医学治疗都是辅助手段,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在正统的医学里,没有副作用的治疗手段,可是非常少见的。

    沈洋继续说着,他已经进行到了第二阶段——身体其他部分的运动,可以带动伤口进行更多的细胞分裂活动。

    这一部分倒是很好理解。

    就像是一台复杂零件组成器械,就算其中有磨损的零件,当整台器械在运转的时候,磨损的部分也肯定会跟着运转,就算它其实并不关键,可肯定也会受带动影响。

    在复杂的人体中,则会有自主保护机制,可以在运转中,让受损部位加快恢复——也就是增加细胞分裂速度。

    直到最后,沈洋才说起了重点——附近肌肉协调运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