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伪钞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44章 军火出口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家钱庄跟亚投行联合起来,以亚投行的财力和沈家的人脉,在全国各地发展银行业务。

    人民币在江南省非常强势,已经替代金银直接在市面上流通了,随着李卫**管浙江,人民币同样也随之流入浙江,设立在杭州的亚投行分行已经开始收拢浙江境内的金银硬通货,发行人民币进行流通了,相信再过几年就可以完全占领浙江货币市场。

    亚投行的股东们都非常积极,在可观的利润面前,他们再也不给李卫国使小绊子了,而是全力配合李卫国推行的各项政策,扩大亚投行的市场份额。

    不过李卫国却在暗中渐渐的排挤亚投行内的其他外国股东们,首先就是亚投行和沈家钱庄强强联合一事,沈家钱庄遍布全国的分号和人脉,重组后的亚投行内。沈紫嫣有资格获得亚投行的一半股份,这样一来,股东们都不想减少手中的股份,于是李卫国变相的额外发行一千万股票。贤了所有股东们的股票所占总份额。表面上李卫国持有的股份也被贤了,可是李卫国和沈紫嫣合起来的股份总份额却占据了70%,成为第一大股东,其他股东们都成为了小股东。

    好在亚投行盈利非常巨大,每年黄金和白银的汇兑差额十分巨大。使得每一个股东们赚的钱都大幅度增加,这样一来,尽管他们实际占总股份的比例下降了,却也没有抱怨什么。

    亚投行印钞机的规模扩大了两倍,但也仅仅只能满足江南省和浙江省的流通使用,至于外地,因为对于人民币还在观望态度,老百姓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人民币的币值是否稳定,所以暂时兑换人民币的规模不大,以亚投行目前人民币的发行量可以应付得了。

    亚投行的利润巨大。支撑着李卫国集团的各项开支,尤其沪军军费开支极为浩大,五万沪军每年的军费开支相当于大清一百万八旗兵一年开支,而且这只是平时,一旦爆发战争,一场小规模交火就要耗费几十万人民币,如果一场大规模战役,更是数百万人民币,简直就是在烧钱。

    这也难怪,毕竟火器时代的战争消耗自然要比冷兵器时代高得多。

    好在江湾工业区的几十座工厂已经陆续完工投产使用了。其中钢铁厂、水泥厂、火柴厂、造纸厂、印刷厂、煤气厂、自来水厂等最先盈利,钢铁厂所生产出来的钢铁全被江南制造局用来制造枪炮,而且还供不应求,迫使李卫国不得不提前进行钢铁厂二期扩建计划。水泥厂也是如此。沪军在江南、浙江两地大规模修筑城防,同样供不应求,也进行二期扩建了。

    至于煤气厂、自来水厂等,则因为是城市基础设施,老百姓吃水、用煤气做饭点灯都用得着,尽管成本比较高。李卫国又为了发展民生让老百姓用得起,所以调低了售价,单独利润微薄,可架不住人多,因南方战乱而迁往上海的难民数量巨大,且有钱人居多,所以总体上还是盈利的,而且非常可观。

    至于江湾工业区内的其他工厂,虽然也都陆续投产了,可用户群体还是不大,比如化肥厂生产出来的化肥,老百姓觉得贵,还不如农家肥,所以用的少。再如纺织厂,制造出来的布匹虽然成本比英国人的还低,可惜老百姓买的少,男耕女织的传统经济短时间还无法打破,销量不行,最终李卫国只好自己收购了,专供政府公务员们和军队官兵们。

    虽然有赔有赚,但整体上还是盈利的,李卫国喜欢放长远看问题,江湾工业区要大搞起来,一步步带动整个国家朝着工业化发展,这才是强国之路,是李卫国要做的事情,虽然现在还有些困难,但李卫国相信他会成功的。

    教育方面,旦复大学已经成功培训了三期夜校毕业生,为衙门和沪军提供了一千五百多名公职人员和军官,使得江南省和浙江省不再缺公务员了,衙门得以正常运行。也令沪军军官们的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提升战斗力,同时为今后李卫国成立专业军校奠定了基础。

    旦复大学在容闳的管理下,设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虽然是大学,但实际上却是从效生开始教起,前三年每届学生都是来自孤儿院的孤儿们,因为李卫国要培养他们尽快出国留学,所以优先录取孤儿院的适龄孩子们,让他们尽快掌握基础知识,打好底子。

    除了经济和教育,李卫国最关心的自然就是军事工业了。

    江南制造局经过二次扩建,英制火枪和火炮的生产规模没有变化,依然是每个月两千支火枪和二十门火炮的制造速度。二次扩建主要是针对卫国式步枪,整整增加了三千名工人,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是新手,只学会了打造其中一个步枪零件,最后由经验丰富的枪械制造工人来完成最后的磨合和组装。

    经过二次扩建后,卫国式步枪的月产量达到一千五百支,这使得沪军可以进行武器更新换代了。

    新武器需要沪军官兵们慢慢适应。好在之前李卫国就给中华神盾局的特工们配备了卫国式步枪,所以他从神盾局挑选了一批优秀射手来担任教官,负责教习,使得沪军官兵们很快就掌握了卫国式步枪的使用和射击方法。

    首批参加试验的只有一个千人队。不过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