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体使用手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调养血气的一式三招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既然血气能量是人体最重要的健康指标,而人体又是自然界的产物,那么必定存在着非常简单的方法就能使血气能量上升。龙腾小说网 ltxsba.com我们从中医的医理,及自己长久的经验中整理出了一套简单的调养血气“一式三招”:

    l敲胆经

    l早睡早起

    l按摩心包经

    这一式三招,并不是很复杂的功法,每天所花的时间不到二十分钟,比较困难的是第二项早睡早起,其实多数人只是不明白睡眠的重要性而已,只要了解了,就能逐渐调整。只要依照这“一式三招”,自己很快就能发现身体的变化。

    第一节敲胆经

    功法:

    (图一:一幅胆经位置图,一幅一个人敲胆经图)

    说明:

    如图每天在大腿外侧的四个穴位点,用力敲打,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也就是左右各两百下。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

    目的:

    这个运动,主要在刺激胆经,强迫胆汁的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

    额外效益:

    由于敲胆经可以使胆经的活动加速,将大腿外侧堆积在胆经上的垃圾排出,因此,这个运动直接就会使臀部和大腿外侧的脂肪减少,大约一至二个月就会感觉裤管变大了。

    患有脂肪肝和胆结石的人,这个方法是最简单而且最有效改善健康的方法。

    详细说明:

    在第一篇“人体的系统”中,我们知道人体的能量供应不足,以致于造成人体能量不断下降的趋势。长时间的能量下降趋势,会使人体的血气能量下降到不同程度的低血气水平。不同程度的低血气水平,就出现不同的慢性病。因此,慢性病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每一天的能量供应不足。

    在“人体的系统”中,我们也提过人体的能量和血液总量成正比。自然界创造人体时,必定提供了人体良好的造血系统,在正常情形下每一个人应该都能造出足够的血液。当人体出现能量下降的趋势时,必定是人体某一个部份受到阻碍。因此,找出造血系统不能生产足够血液的原因,再予以排除,使人体能够正常造出足够的血液,就能使人体的能量供应呈现上升的趋势。

    血气能量就像电器产品的电能一样,是健康最重要的基础。在我们的经验里,人体造血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其中之一是需要人体准备足够的材料,血才造得出来。同样的依常理判断,自然界创造人体时,必定也提供人体能够很容易就准备了足够材料的条件,

    胆汁是从肝脏中分泌出来的,胆囊则是储存及控制胆汁分泌的器官。人体吃进去的食物,有一部份是由胆汁的化学作用,分解成人体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因此如果胆汁分泌不足,则食物被分解成可供人体吸收的蛋白质就不够,当然也就不能提供人体造血所需的足够材料了。

    造成胆汁分泌不够的原因,主要是现代人对感冒疾病的处理方法上发生了问题。现代人由于长期使用西药,在感冒的处理上,主要是针对疾病的症状打喷嚏、流鼻水,而不是针对真正的风寒。经常是利用特效药将症状压下去,症状是消除了,但是引起感冒的风寒却留在体内和与之对抗的肺气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也就是中医所说肺里的实症。

    从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肺属金,胆属木,金克木。肺里的实症会克制胆功能的运行,压制了胆汁的分泌。缺少胆汁的分解,吃进去的食物无法分解成造血所需要的足够材料。现代人几乎每个人都得过感冒,也都曾经用西药处理过,因此,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个相同的问题,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从这个观点来看,要解决胆的问题,必需先将肺的问题解决,而肺的问题,必需有足够的血气,人体的自修复系统才能发挥功效。这就形成了先有鸡或先有蛋的问题。胆的问题不解决,血液不会增加,血液不增加,肺的问题不能解决,肺的问题不解决,胆汁不会分泌,血液就不会增加。

    从中医的经验,当脏器功能不佳时,刺激其相关的经络,可以强化经络的机能,因此解决胆功能不佳的最好方法,就是敲胆经。

    胆经是一条从头到脚的经络,其中多数的经络都和其它经络相邻,唯独在大腿外侧的一段,只有一条胆经,而且这段胆经敲打起来最为顺手。因此我们经常建议朋友们每天都敲胆经。

    敲胆经会直接刺激胆汁的分泌,这是治标的方法,没有立即解决胆或肺的问题,只是直接刺激胆经强迫胆汁分泌,使人体能够生产足够的材料,血气便能逐渐上升。也由于这个原因,在肺和胆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之前,敲胆经就成为每天必要的功课。

    肺和胆的问题必需等到身体的血气很高才能完全解决,那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因此通常我们都建议朋友,最好将这个运动养成为终生奉行的习惯,反正每天只要十分钟不到就可以完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