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仕途荣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经济人假设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差一分钟到十点钟的时候,陶学伟教授准时的来到了教室里,他并没有带课本和教案,只带着一个硕大的茶杯走了进来。更多小说 ltxs520.com

      本来还有些闹哄哄的教室立刻就安静了下来,由此也可见,陶学伟非常受学生们的尊重。

      陶学伟的个子中等,清清瘦瘦的,留着一个分头,脸上戴着一副硕大的黑边框眼镜,穿着非常朴素,衣服显然还是八十年代初期流行的款式,现在来看,显然已经落伍了。

      不过,陶学伟的精气神却非常好,脸上洋溢着淡定、自信的笑容。

      陶学伟站在讲台上,首先环视了一下教室里的同学,但由于教室里的人太多,陶学伟并没有看到陈明宇,他微微一笑,说道:“在开始上课之前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银行家的儿子问爸爸:‘爸爸,银行里的钱都是客户和储户的。那你是怎样赚来房子、奔驰车和游艇的呢?’银行家说:‘儿子,冰箱里有一块肥肉,你把它拿来。’儿子拿来了。“再放回去吧。”爸爸说。儿子把猪肉放回冰箱后,又问:‘这是什么意思?’银行家说:‘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啊?这就是咱们家房子、奔驰车和游艇的来源’。”

      教室里立刻爆发出一阵笑声。

      等大家笑声停下来之后,陶学伟微笑着问道:“同学们,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

      陶学伟的话音一落,贺刚就生怕别人抢了先一样,扯着嗓子叫道:“银行是通过利息来赚钱的!”

      陶学伟把目光看向贺刚,刚想开口,突然看到坐在贺刚旁边的竟然是陈明宇,眼睛里不禁闪出一抹惊讶的神色,不过他很很快又恢复了淡定,并没有开口跟陈明宇说话,只是微笑着对陈明宇点了点头。

      陈明宇也对他微笑点头做了回应。

      陶学伟说道:“贺刚同学刚才说的没错,银行就是通过利息来盈利的,如果再说的准确一点,银行其实是通过利息差来盈利的。这个也很容易理解,比如你存进银行一百块钱,利率是5%,而银行把这一百块钱贷给别人,利率是10%,这其中的利息差就是银行赚取的利润。”

      说完这段开场白,陶学伟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经济人假设”这五个大字,随即又转过身来,说道:“今天呢,我跟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下‘经济人假设’这个概念。首先呢,我还是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位妇人在纽约的多家报纸刊登了一美元卖宝马车的广告,看过这则广告的人都不相信,因为一美元是不可能买到一辆宝马车的,他们都认为,这肯定又是什么公司刊登的‘欺诈性’广告吧。时间过去了好几天,但是没有人给这位妇人打电话。大学刚毕业的小伙子吉姆看到了这条广告,他相信了这条广告,便按照广告上的电话给那位妇人打了过去,然后满怀希望的带着一美元去了那位妇人的家。吉姆问:‘为什么这辆宝马车只卖一美元呢?’妇人说:‘因为我丈夫去世了,他的所有资产都是属于我的,只有这辆宝马车是属于他留给情人的。根据他的遗嘱,要把这辆车进行拍卖,拍卖所得的钱全部属于他的情妇,所以,一美元已经足够了。’很快他们就办好了手续,吉姆只花了一美元,这辆宝马车就属于他了。”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陶学伟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然后接着说道:“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经济人’,这是经济学中最根本的一个假设。可以说,整个经济学大厦就是在建立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的。这种假设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为此,需要用金钱与权力、组织机构的操纵和控制,使员工服从与为此效力。这种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再经19 世纪合理主义的影响而形成是雪恩在《组织心理学》中提出。此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动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作为个体,无论出于什么地位,其本质都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最大动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就像前面故事中提到的吉姆,他很乐意用一元钱去购买一辆宝马车,而不在乎卖车的那位妇人是不是亏钱,这是他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那位卖车的妇人,为了报复她老公的情妇,利用她老公遗嘱的漏洞,把宝马车以一美元的价格卖了出去,同样是实现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这儿尤其要说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