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孔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商家子(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耕”小姐随手就送四千两的红包(慷他人之慨,孔织当然毫不肉痛),看也不看就回绝两万两银票的谢礼(拿人手短的道理孔织是明白的,谁知道是不是对方惦记上她的商业子,她只是想赚零花钱,可没有兴趣继续卖弄“见识”),更是确信她就是梁家的二小姐。两家接连出了两代凤后,权势遮天,富可敌国,她家的小姐自然不把这些银子放在眼中。

    与金玉斋的买卖完成后,孔织也成了金玉斋的常客,为四侍买些小物件,为梁雨做链子什么的。

    谢掌柜是生意场上的人精,见孔织配制出的白金饰品比黄金饰品看上去要典雅高贵得多,就提出用五千两买白金铸造配方。

    孔织爽快地答应,收了银票,该得的还是要毫不客气地拿着。只是私下里,她送了一半给帮她做首饰的师傅,毕竟她只是动了动嘴皮子,动手的还是人家。那人哪里见过这么多银子,激动得不行,再三感谢。

    孔织只好又嘱咐她不要声张,省得谢掌柜多想。通过这件事,孔织也见识了古人的质朴。按说百金配方又不算什么机密,只要谢掌柜询问下那个大师傅就能知道,根本不用这样麻烦。这时的商人社会地位不高,但却是在生意场上做到了“诚信”二字。

    在那以后,谢掌柜也曾在言语间就商业上的事向孔织做过打探,孔织只做不知。别说她不想做个商人,太操心了;就算想做商人,也得等成年以后,不能老便宜金玉斋。

    孔织的原则是,咱不占便宜,但也不吃亏。她心中也有过估算,就算从孔府净身出户,她手中的银票也够她安逸一生。

    那公子约见孔织,除了好奇外,还有自己的打算。一文钱的本钱都不出,只用一个子,就能够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获利近十四万两。如此的经营能力,别说在京城,就是在整个华国也是难得的。初时当她是梁家人,不愿深交;后来得知她的身份,这公子便有了与她合作的念头,因此叫谢掌柜送两万两银票给她,借此让与她保持良好关系。没想到关系好是好,她却没收银子,以后也闭口不提生意方面的事,只当自己是这铺子的熟客。

    想到这些,那公子开口问道:“小姐人中翘楚,日后成就定当不凡,只是不知小姐将来有何打算?是欲从文,还是从武?”

    孔织心中暗笑,这人想问的恐怕是她是否打算从商,面上却真诚中带着无奈:“这些人生大事还需母亲安排,哪里由得我们这些晚辈自己做主?看公子也不是寻常人家出身,对这些大户规矩定是晓得的。”

    那公子听了,想想确实如此,豪门世家规矩繁多,最重身份讲究,作为圣人府邸的孔家当然更是如此。

    虽然各家各户名下也会有些钱庄店铺,都是家仆经营,哪里有几家肯让女儿出来经商的。孔府是世家典范,传承千年,更是没有子孙经商的先例。即便孔织是庶出,但却也不能坏了规矩。那公子叹息一声,深为遗憾。

    ://.qidian.

    起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原创!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