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瓶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九章 买了个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苦练过几年,骑射尚算娴熟,可开三石的铁胎弓,只可惜一直没有实战的机会。”孝哥儿道。

    童贯沉凝了一会儿,道:“好,没想到你还是文武全才,你既然有公相的举荐,又是公相的干孙儿,这个面子得给公相,恰好朝廷又是用人之际,如今朝廷联金抗辽,正需要一批知兵之士,你要学些武韬兵略,有一人可为你指韬略,此人正是海州知州张叔夜也,其喜谈兵论边事,临难无惧色,主张大举伐辽,曾斩巡枭将,且熟悉宋辽边境诸郡地形以及辽人的山川、城郭、服器、仪范等,可惜此人为公相所忌,不被重用,海州正缺一通判,就暂且补你一个通判海州之职罢,等一会你持我的帖儿去吏部和兵部挂了号。”

    通判,由朝廷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共同处理事务,并监督知州等地方官员的行动,权力不小。这么重要的官职,因为蔡京的关系和厚重的礼单,童贯就卖给了孝哥儿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半大孩子。孝哥儿暗喜的同时,心想:难怪当时人称“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看来童贯卖官鬻爵确是真有其事。

    “多谢媪相栽培,孝哥儿铭刻在心,他日必不会辜负媪相厚望!”孝哥儿叩谢道。

    “昔日,公相有恩于我,我能有今日也是公相的举荐,你既是公相的干孙儿,说起来也不算外人,我也算是你的长辈了,再说为朝廷发现人才也是我的职责,你也无需这般客气。”童贯道。

    随后,童贯让其府里的小厮拿了他的帖儿带孝哥儿到吏部和兵部办了手续,挂了号,并领了官文和授印。

    虽是一个小小的通判,但毕竟也是自己在大宋官场混得的第一个官职,孝哥儿想到自己本是送亲赴京的,没想到还混了一官半职,还是与北宋名将张叔夜共事,不禁有些欢喜和期盼。

    孝哥儿踌躇满志地带着杨志等人回太师府邸,路经相国寺时,与一个行色慌慌张张的小丫鬟装了一个满怀,小丫鬟带着一个包裹,似是有急事出远门,见孝哥儿拦着自己,以为是追赶她的人,顿时脸现绝望之色,退后几步,指着孝哥儿,悲愤地骂道:“恶贼,我家官人他日回来必不会饶了你等!官人,锦儿尽力了!”说毕,头朝旁边的墙上撞去,眼看血溅街头。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