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后宫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1章 董太后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推荐小说——《帝王时代》

    时间一转眼过去,原来的历史一样189年,天子生病的消息传开之后,洛阳的权贵和诸多大臣们并没有感到太大的惊慌,一则他们被告知

    天子不过就是略染伤寒而已,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二则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皇统之争上,却不知道洛阳马上要有一场血雨腥风了。龙腾小说网 ltxsba.com

    大汉朝的内外两廷在太尉袁隗的主持下重新步入正轨,各府台衙门开始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转起来。袁隗为了处理前期积压的诸多国事这几

    天一直待在尚书台,日夜忙出碌通宵达旦。现在最让他焦虑不安的是天子何时会撒手尘寰。天子一旦归天,各方权势为了争夺皇统必将展开争斗。

    蹇硕接到何进已入皇宫朱雀门的消息,立即召集了十五名中黄门到侧殿集中。这十五人都是蹇硕的心腹,一直跟在蹇硕后面伺候天子。

    蹇硕背着手在站成两排的中黄门中间来回走了几趟。他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何进回京后洛阳的形势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自己执掌四万西

    园军,已经成了何进的必杀之人。只要陛下归天,自己就要跟在后面陪葬。自己死了无所谓,但怎能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太后和刘协命丧黄泉?

    陛下待自己恩重如山,这份恩情无论如何都要报答。何进一死,自己就可以矫诏天下,以天子令指挥中黄门和虎贲、羽林屠尽何氏宗族,掌国

    家权柄,拥立刘协为新君。

    臣必将在陛下归天之前实现陛下的心愿。

    蹇硕扫视了众人一眼,一字一句地说道:“奉天子旨,诛杀大将军何进。”

    这几天,随着天子病情加重,袁隗等三公九卿,还有尚书台的大臣们知道天子可能随时归天,所以都大家不敢回家,晚上聚集在尚书台一

    边讨论国事一边提心吊胆地等待着那惊人的一刻。

    半夜,中黄门飞奔进台。“传天子旨,请诸位大人速赴嘉德殿。”

    袁隗随手丢掉手上的文卷,第一个冲出了尚书房。大臣们人人色变,争先恐后蜂拥而出。

    嘉德殿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天子静静地躺在病榻上望着跪在四周的众臣,沉默不语。蹇硕拿起一道圣旨,低声宣读。

    在宣读了几道圣旨之后,蹇硕拿起最后两份圣旨,但是却没有宣读,他缓缓说道:“此乃是天子给武王密旨。”

    嘉德殿内霎时寂静无声,一股凛冽的杀气突然笼罩了整个殿宇。

    大汉王朝五月十一日,凌晨。

    天子陷入昏迷,寅时,天子驾崩。

    天子刘宏驾崩时年仅三十四岁,在位二十一年。

    他在本朝算是一个不称职的天子,年幼时他耽于享乐,宠幸中官,昧于朝政,等他年纪大了,懂事了,想做事的时候,却迎来了本朝最

    为巨大的一次流民暴乱。随着黄巾军此起彼伏的叛乱,大汉王朝也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然后就是更多的叛乱,更多的胡族入侵。就在大汉

    王朝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的时候,天子不思变革,却因为一己之私把大汉王朝引入了更加可怕的皇统之争里,结果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不但蜂

    烟四起,而且朝堂之上更是波谲云诡,随时都有一触即发的深重忧患。

    天子虽然不称职,但有一却是最清楚的,今天的大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即使是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再生,他们也没有办法在这短短

    十几年里重振大汉,最后也只能象当今天子一样,落个无可奈何的下场。

    天子比他叔父孝桓皇帝强的地方是,他为大汉留下了皇统,为大汉的王朝祚延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比孝桓皇帝差的地方是,他没有什

    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功绩,虽然大汉数十万的将士为他打了无数的仗,但结果是叛乱越打越多,疆域越打越少。所以他没有任何荣耀,只能谥号

    为“灵”,这比孝桓皇帝的“桓”差了很大一截。“灵”的意思就是说他放任本性,不能见贤思齐,没有任何政绩。

    天子驾崩的第二天,大将军奉何皇后懿旨,率一万北军进入孟津,驻扎在百郡邸。

    同一天,以袁隗为首的三公九卿诸大臣按照大汉律法,拥立大皇子刘辩为大汉朝的新皇帝。

    大汉王朝五月十三日,大皇子刘辩即帝位,时年十四岁。

    新帝尊称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主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熹。

    新帝封皇弟刘协为勃海王。刘协时年九岁。

    新帝任命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同参隶尚书事,处理朝政。不久,新帝依大将军所奏,任命荀爽为光禄大夫,袁绍为司隶校

    尉,王允为河南尹,刘表为御史中丞,何颙为北军中候,荀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

    洛阳稳定!大将军何进上奏何太后,说董太后曾经派中常待夏恽、毕岚等人与各地州郡官府互相勾结,搜刮财物,积敛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