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启程(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许,在他的想法里,邓稷肯定是不可能忍受得了他。而他呢,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走。

    所以把濮阳逸送到庐江的好友家中。

    邓稷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人家愿意帮他,已经是给足了面子:总不成还要买一送一,未免有些说不过。

    对此,曹朋同样,无能为力……”

    濮阳闿来到曹府之后,依旧表现的很孤僻,不爱与人交谈。

    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认真的阅读海西县的那此公文和资料。比如当地的人情风物,比如那里的气候条件……”邓稷呢,每天都会带着曹朋前去问安。即便濮阳闿对他不太理睬,也没有流露出半不满之色,a曹朋跟着邓稷,也在暗中观察濮阳闿,试图寻找他的破绽……”

    只可惜,濮阳闿清心寡欲。

    不好女色,也不好钱帛,生活上更像是一个标准的苦行僧。

    每天早上天不亮起床,锻炼一下身体,然后在书房里读书。午饭过后,他会小睡一下,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m睡醒后就开始阅读公文卷宗。晚饭后在附近散步一个小时,回来后洗漱、就寝。用向比较时髦的话,就是随着太阳劳作,随着太阳休息,生活很有规律。

    这样一个人,的确是不太好招揽啊!

    而邓稷的那位同乡邓芝,书信已经派人送过去,至今仍没有回复。

    邓芝能不能过来?尚在两可。

    说句心里话,曹朋对对邓芝过来帮忙,也不是特别有信心,只好把精力都放在了濮阳闿身上。

    时间过的飞快,一眨眼间,曹操起兵了!

    与此同时,朝廷的任命也送抵曹府,任邓稷为海西令。

    就如同郭嘉所说的那杵,满宠那边没有为难邓稷。相反,在得知邓稷要去海西的时候,满宠还很高兴。与曹操派去的使者,说了许多邓稷的好话。曹操也因此,最终下定了决心。

    曹汲,已经在河一工坊上任。

    家中只剩下张氏母女,还有刚满月的小邓艾。

    邓巨业夫妇,留在许都曹府之中。本来,曹楠是想要跟随邓稷一同去海西县。可考虑到她刚分娩,小邓艾又小,离不开娘亲,所以被邓稷拒绝。除此之外,曹府里还剩下十个婢女,以及十名家将。周仓、夏侯兰带着十名土复山的好汉,随同邓稷一同前往海西县赴任……”

    曹朋也随着邓稷一同前往。

    虽然邓稷本意,是希望曹朋留在许都,设法拜入一位名师门下。

    可曹朋却坚决不同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随姐夫一起去海西,可以增添更多的见识。《诗》《论》我巳经可以通读下来,如今正在读《尚书》。如果我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求教姐夫,也可以求教濮阳先生,他定会教我。”

    曹朋说罢,还向濮阳闿看去。

    濮阳闿面色沉冷,一副冷冰冰的表情。

    不过,从他那一闪即逝的眸光中,曹朋读出了一丝赞赏。”如果小公子问我,我知无不言。,,

    邓稷这段时间,也一直和濮阳闿接触。

    濮阳闿看上去冷冰冰的,性子也很古怪。但说起学问他的学问可是要比邓稷,更加扎实。

    毕竟是教过书的人,对传统的《诗》《论》理解,远非邓稷可以比拟。

    如果濮阳闿愿意教曹朋,邓稷也没有竟见。但邓稷也有一个底线:曹朋不能拜濮阳闿为师。

    为什么呢?

    说到底,还是濮阳闿的名声不好。

    阿福这么聪明,将来一定要拜一位大人物为师才行,

    邓稷是吃够了没有名师的苦处。早年他修刑名,如果能有一位名师的话,也不至于混的凄惨。

    曹朋倒是明白邓稷的想法,而他心中,其实早就有了一个人选。

    但是,他不知道那个人,是否愿意收他……”

    迎着黎明的曙光,曹朋一行人踏上了东行的路途a邓稷乘坐一辆马车,濮阳闿也有一辆马车。车上除了一此行礼也外更多的则是一摞摞书简和卷宗。荀彧转交过来的那此公文,邓稷尽量带去。他对海西的了解还不是很多,所以趁着赶路的时候,也可以多了解一此情况。

    郭嘉说,海西很复杂。

    荀彧叫他过去接受任命的时候,也说海西一地盘根交错。

    尚书荀攸则让人来告诉邓稷:”海西扼三郡交界,一定要与当地缙绅搞好关系,特别是广陵陈氏。”

    诸如此类的善意提醒有不少,甚至连曹真也偷偷告诉曹朋,”到了海西,最好能拜会卫弥。

    言下之意,就是告诉曹朋,海西那边,真的很危险,

    但具体怎么危险?

    曹真也说不上来……””阿福,那老东西,可真会拿捏。”

    周仓和夏侯兰带着人在前面开路,曹朋与王买邓范三人,在后面押车。

    王买催马,与曹朋并辔,低声嘀咕道,目光则落在了第二辆马车上。那车里,坐的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