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1章 爱莲说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笑了!

    饭后,曹朋和司马懿再次返回学堂,明显感受不同。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不管这些山民学子是否真的接纳曹朋,但至少在表面上,表现出几分亲近。

    “曹都尉,多谢了!”

    “是啊,曹都尉,你那房舍可曾修好?若需帮忙,说一声便无”

    “……”

    诸如此类的招呼声,此起彼伏。

    就连和曹朋有过冲突的周奇,看到曹朋,也不由得头致意。

    曹朋满面笑容,一一回答,使得学子们也更加热情。

    司马懿眉头一蹙,眼中露出一丝了然之se。他在这书院整整一年,还未见这些学子,如此态度。此前,他和山民学子,可谓是泾渭分明,所以至今也没交到什么朋友。或者说,他根本不屑于和这些止,民打交道。昨天,他告诉曹朋山民的习俗,今天,他发现自己,要想曹朋讨教一下,这与人相处之道“怪不得曹朋年纪这么小,就能有如此的声望。

    其人也傲,远而严,近而温……”

    司马懿这心里面,不由得暗自佩服。

    这时候,胡昭走进讲堂。

    见到这讲堂中,极为和煦的一幕,他眼中闪过了一抹笑意。

    “晌牟时,我们讲了乡党。

    今天正是月末,按照规矩,我要审核你们这一月所得。这一个月里,我们讲了《说文》,学了《孝》,解了《论》”所以今天,我要审一审你们的文章。今日命题,就以……”

    胡昭露出狡诘的笑容。

    “我知道,你们一定会以为,我会以《论》而命题。”

    司马懿脸se一变,曹朋脸se也跟着变了。

    “可我偏不让你们如意,今日就以窗外莲池为题,做佳文一篇。”

    讲堂上,轰得一阵sao动。

    曹朋扭头向司马懿看去,却见司马懿苦着脸,似有些不知所措。

    胡昭,倒是个有趣的人。他昨天告诉我,今天要讲什么,也知道,司马懿一定会提醒我……”

    这算不算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呢?

    曹朋,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只是他脸上的笑容,旋即消失不见。

    蹙眉捉笔,露出沉吟之se。

    司马懿看着窗外那小小的莲池,呆呆发愣;而堂下,更有学子,或抓耳挠腮,或苦思冥想,形态各异。

    叹了口气,曹朋心道:又要千古文章一大抄吗?

    他提起笔,在面前摆好的纸张上,默默书写起来”

    说起来,还真要感谢黄月英。此前,曹朋那狗爬的字,根本拿不出手。不过自去年开始,在黄月英的督促下,他开始临摹法帖。除了中间曲阳屡战的那段时间停止过之外,一直苦练到现在。虽不说书法大成,但也能拿得出手。而且,在经过曲阳之战之后,曹朋的书法中,明显多了一种凌厉之气。铁笔银钩,颇有些章法,以至于黄月英也认为,他进步很大。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花之隐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花之君子也。

    写到这里,曹朋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写下去了。原文中的陶渊明,此时还是一只小蝌蚪,而当世,似也无以爱菊而闻名之人。他犹豫了一下,想了想,提笔继续书写。

    菊之爱,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写罢,他长出一口气,放下了手中笔。扭头看去,司马懿正憋红了脸,似在酝酿感情,而其他人,或低头苦思,或看着窗外莲池,不知所措。胡昭坐在条案后,对堂上的众生相,视若罔闻。

    他棒着一卷书,读的是津津有味。不过眼角的余光,却将堂上一切,一目了然。

    看曹朋提笔书写,胡昭一怔。

    待到曹朋放下笔,他又露出疑huo之se。

    而曹朋呢,则把注意力放在了司马懿的身上。

    曹氐父子,文采出众,创建安文风,是一代大家;反倒是司马懿父子,似乎并未留下什么特殊的东西。除了糜烂的东西两晋之外,司马氏最大的贡献,貌似就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司马氏在历史上的评价,远不如曹氏父子。

    而今看司马懿,曹朋也觉得,至少在文采方面,非司马懿所擅长。不过,他倒是挺享受司马懿满面通红,憋文章的模样。毕竟,能欣赏后世大名鼎鼎的冢虎吃瘪,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友学,你写好了?”

    司马懿憋了半晌,扭头看曹用一脸笑容看着他,不由得大吃一惊。

    曹朋头,手指放在c混边,嘘了一声。指了指司马懿面前的纸笔,他微微一笑,没有言语。

    司马懿心里,不由得骇然。

    这才多长时间?

    甚至不到半柱香,曹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