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197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任命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口各民用商品的生产设备,建立新的电子类工厂,生产新的农用器械,建立新的汽车厂,改良现有的各国有企业设备,生产加工各类特殊钢材出口创汇。

    经济体制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首先从打破僵化的、无所不包的计划体制入手。

    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的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起用一代新人,造就一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干部的宏大队伍;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

    国有企业方面要搞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企业积极性的路子。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核心是放权、让利。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工业企业捆得死死的,窒息了企业的活力。这样做,解决了目前许多企业中存在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盈利亏损一个样的问题。

    允许私人连同当地政府开办社队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对新办的社队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三年内免征所得税,对集体手工业增长的所得额减半征税,对红薯、甘蔗等代用品烤酒适当降低税率,对一些政策性亏损的产品如小生铁实行定额补贴,“五小工业”实行利润分成,小水电利润不上交用于以电养电等。争取在5年后中国能有一批合格的能自主健康发展的企业站立起来。

    教育上,改革教育的几项措施:改变灌输式教育启用启发式教育,应试教育改变成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废除标准答案式的考试内容启用论述式考试等等。

    办学就读实行婴儿园(0-24月)、幼儿园(25-72月)、初小(6-9岁)、高小(9-12岁)、初中(12-15)、高中(15-18)分离办学的制度。允许统一级别办连锁、超大学校,但是不允许跨阶段教学,以求专一。

    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允许工作10年以上,工作业绩突出的工程师、专家参加教师培训,并且通过严格专业考试取得从师资格。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9年义务教育,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增强公民平均素质。

    对于社会科学、基础科学(如数学、哲学、历史、军事等)领域,国家设立专门学校,定期面向全国招生(招生人数以满足需要为准),学生毕业后,专门从事社会科学、基础科学研究,由国家供养。

    军事上,现在部队人数超过620万,必须裁军保证精兵政策的实行,国务院计划分5次裁军来妥善安排退伍士兵的工作问题,明年初首次裁军150万,在10年内部队人数要缩减到220万,由于新的武器设计图纸全部到位,各工厂设备生产线的更新升级,以及有新合金材料的保证,陆军的枪械、装甲车、坦克、在明年起会逐步升级换代。

    空军的各类飞机设计图纸也正在吸收消化当中,相信等加工飞机发动机的机床和雷达等各种电子工艺升级以后,可以量化生产出的各种飞机在技术等级和操作安全性上面超过我国现有的各种飞机15年以上,大大缩短了我国空军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大型运输机和侦察机都会进行研制生产,争取在10年内能生产出我们自己的大型运输机和侦察机。

    海军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潜水艇的研发和各类舰船的研究在新钢材出来后进行,尽量把需要的东西国产化,维护祖国领海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是不行的,在未来30里,国家会逐步投入更多的研究经费在海军和空军上,至于部队训练和如何裁员就由军委改革了,政府全力支持。

    计划生育方面由明年初正式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把承包耕地和开办私人工厂商店与计划生育联合起来,超生多生的家庭在承包土地的数量上要打折扣,对于办厂开店的则在税收上加重来杜绝超生问题。至于农民耕作劳动力的问题可以在大队和乡里出租农用的各类机械生产工具,保证到就算是女人当家也能种好庄稼。

    基本的计划就是这些,希望在5年后,能看到一个崭新的重新焕发活力的新中国。

    国家计划委员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