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炙浴错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爱情微妙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爱情的基础是什么,原来以为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现在知道是双方深刻的理解和共同的信念,才是两性相吸最坚实的基础。龙腾小说网 ltxsba.com深刻的理解和共同的信念这个基础,是靠共同语言来沟通的,但是共同语言并不是受过同等教育的人之间就可以实现的,是教养和文化层次的相同。

    更多的时候,它的背后隐藏着缘分,不是会不会表达,而是想不想对这个人表达,两个人都认为对方是自己愿意说话的人,而且是愿意比别人说得多,说得深,并且天天说也不烦的人,才有可能在一起。另外,还有女人对男人的仰视和崇拜。只有具备上述条件,婚姻才能稳定和幸福,才能白头到老。这是苏曦一晚上苦思冥想以及对十三年婚姻生活的回顾所下的结论。

    无数个幸福的婚姻都具备这两大条件,就比如妹妹的婚姻就非常幸福。两个人整天有说不完的话,妹妹对妹夫一直是崇拜的。因而他们的婚姻非常的幸福,快乐。

    苏曦觉得这一个晚上没有白过,最起码自己明白了自己和焦凯婚姻为什么会这样,同时也明白了景寒吸引她的,不单单是外貌,风度,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自己渴望听他说话,与他交流,只需静静地听他讲话,自己可怜的心灵就会得到极大的宽慰。这成为自己生命中一个有力的支撑;而跟焦凯在一起,两人一整天一整天的无话可说,再有个原因就是对景寒的崇拜和仰视,认为他是个趴着的雄狮。

    傍晚的落日像一支兴奋剂注入体内,大脑亢奋得一刻也不愿歇下来,她猜想现在准有八钟,她突然冲动起来,她要马上给景寒打个电话,一分钟也不想再耽误了,一想到这儿,她竟然像注入吗啡一样激动而又亢奋起来。

    电话接通了,是他,在那一刻苏曦忽然落泪了。

    “哎,是你吗?”

    “是的。

    苏曦突然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委屈,只想哭,她哽咽道:

    “我多么想去送你,可是我不能去。”

    苏曦泪如雨下,不能控制。

    景寒则在那边打岔道:“啊,啊,不要。”苏曦知道此时丈夫焦凯肯定是在景寒的旁边。

    “我有预感,我好像再也见不着你了。”苏曦抽泣着,断断续续的说着。

    “不会的,还会再见面的。”景寒肯定地答复着,语调里有一丝激动。

    稍微停顿了一会儿,缓解一下情绪,苏曦又说:“你的手还颤抖吗?”

    景寒反问道:“怎么了?”

    “我查资料了,你那手颤抖是由于心脏不好的缘故。你得注意呀!”苏曦关切地说。“你什么时候走?”

    “我明天就走。”景寒说。

    “为什么来去匆匆,不多呆几天?”苏曦不甘心的问着。

    “我还会再来的。”说这句话时,景寒加重了语气。

    “不会是马歇尔计划吧。”苏曦的语调开始有些升温,渐渐地有一丝暖意。

    “不会的。”景寒肯定地回答着。

    “那么祝你一路顺风。”苏曦高兴地挂断了电话。

    苏曦此刻像个孩子似的,高兴得蹦了起来,全身顿时变得轻松起来,她觉得自己又有了做饭的力气了,她觉得饥饿又袭来了,便忙着去做饭了。边做饭边想:“可恨的景寒,是他使自己变得憔悴,为了他,搞得自己疲惫不堪,这三天我都没有正经的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今天我要好好地慰劳慰劳自己,做几个好莱,大吃特吃一顿。”

    女人就是情绪化的,刚才不吃不喝,无动于衷,这会儿就变得满面春风起来。

    爱情真是魔鬼,使人变得不可思议,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刚才泪如雨下,现在竟笑逐颜开。

    苏曦真是容易灌足。景寒既没有承诺什么,又没有暗示什么,更没有答应什么和表白什么,连一句关键的表态都没有,只是不痛不痒说了一两句话,就使她感动成这样。

    没人会知道一个挣扎求生的人,多么希望有人拉她一把,哪怕仅有一个姿态她就很满足了。

    景寒说过的“我们还会再见面的,我还会再来”不断地在苏曦耳边响起,就仿佛是在茫茫大海中溺水的人捞到了一根草还以为看到了一艘船一样,明知是幻觉假像也当作真事一般。

    在外人看来是可怜的人,可怜的事,而对苏曦来讲就以为是爱情的信号。

    这一晚上,饱餐了一顿以后,苏曦微笑的关上灯,带着一脸自得和满足,钻进被窝里便沉沉睡着了,好像要把这么多天因景寒而失去的睡眠全部补回,她睡得香甜,睡得踏实,睡得深沉。

    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蓝天飘着朵朵白云,空气无比的清晰,这样的气候,这样的季节使人感到心情舒畅。

    焦凯坐在对着窗口的沙发上,一口口喷着如同白云的烟圈。

    他吐烟圈的技术很高明,一个个大大小小不等的圆圈,一串串的从他嘴中出来,在空气里悠悠移动,慢慢地改变着形状,扩散成椭圆形,长方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