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残拾芳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入学之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断地遭雷劈,

    不断地搬迁,

    不断地住院,

    不断地躺在床上,

    不断的沉默,

    ……

    这就是郑士本八年的基本生活!

    正常的童年和他无缘,正常人的感觉他不能享受……本来就是哑巴,再加上这样异常的生活让郑士本显得内向和早熟。龙腾小说 ltxsba.com

    在闲时,为了让郑士本打发时间,郑氏夫妇买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来给他看。所以沉浸入书中的世界是郑士本唯一的乐趣,从四大小说到卡通漫画,从学术论著到黑格尔学,从天文地理到生物历史,从医学易学到电脑电器……真是无所不猎,无所不读,真正做到了博览群书!每次搬家越积越多的书籍成了主要的搬迁主体!

    八年的时间,所看的书基本上可以抵上普通孩子十六年的学习了。因为看书时间过长,所以在第二年的时候小主人公就近视了,到了第八年两只眼睛近视平均达到五百度的境界!所以他那幅黑框眼镜很早就挂在脸上。

    还好的是,由于家庭经常搬迁,郑敏也得经常转学,为了不让她拉下功课和其他能力的培养,林敏华请了多个家庭教师来辅导郑敏。随之郑士本也陪听,顺便沾沾光,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以致后来许多老师其实是给郑士本请的。

    比如郑敏在父母望女成凤的热切下,接受了琴棋书画舞的基本训练。

    学音乐除了唱歌是郑士本无法做到的外,在乐器方面则是非常地投入,开始只是学钢琴和小提琴等女孩子常用的乐器,几个音乐老师发现陪练的郑士本学得非常出色,几乎连学费都不要来教他,另外还免费教会了多种男孩子常用的乐器如鼓、号、笛……可惜每次每个老师教的时间不长,而且郑家经常搬迁,导致郑士本涉猎不深,只是泛泛而已;

    下棋是需要智慧和耐心的,郑敏智慧是足够,但是耐心不足,而郑士本是相反,急智比不上他妹妹,耐心过量。除了围棋、象棋和国际象棋外,连桥牌也涉足,本来是只让郑敏学的,后来郑氏夫妇见到郑士本这么专心,特意请了老师来教他们两个。经过几个老师的评价,要说郑敏是业余水平的话,郑士本起码有职业水平,为啥?因为所有职业选手的书籍和比赛等书籍都让他读过,偷师几招就赢了郑敏和老师,唯一的缺就是缺乏创造,没有自己的风格,让一些老师甚为可惜;

    书画方面,郑敏对书法略通,但是不感兴趣,另外画画也是限于水彩画和油画,女孩子的触觉让她在这两方面表现优异。郑士本由于先天缺陷――哑巴,造就了非常沉稳的个性,书法方面简直是如鱼得水,无论是宋体、楷体、棣书、草书等等都是业余水准之上,让那些老头子教师找到宝一样来教,拿着他的作品去市里参加大赛还获奖了,准备提拔到书法协会里成为最年轻的会员的时候,发现郑士本一家早已不知搬到哪个角落去了!

    画画方面,郑士本擅长学国画,和他擅长的书法配合起来,就是一副好作品,可惜他的老头子老师同样在短期内失去了这位学生的行踪;

    另外跳舞方面是郑敏喜爱的活动,郑士本虽然学得八九不离十,但是由于他瘦小的体格和黑黝黝的外形,活象一个猴子在跳动,经常惹得舞蹈老师和郑敏发笑;虽然脸皮够黑够厚了,郑士本还是止住了这方面的学习。

    但是某次看到了电视上有些人做了一些连续的舒展动作,非常相似太极的基本套路,小郑士本也偷偷学了不少,就是没有练多久就气喘吁吁了,总之一句话:学得似模似样,但是绝对是花拳秀腿,因为他的体质实在太差了。在一段时间里他还老是要求父母找一些练武的参考书籍来,沉迷了进去,整天地不吃饭在打坐什么的。

    虽然郑氏夫妇发现了他的这个行动,但也没有说什么,任由他自己瞎练,后来不知为何他放弃了,再也没有参考强身健体的书籍。

    只是,雷击和搬迁不定期发作,让郑家请的某些不幸的家庭教师受到了惊吓,某些则是被天降神雷慰问了下,尽管薪金挺丰厚的,还是没有一个超过三个月的辅导期。

    郑士本学得不亦乐乎,虽然他感觉养父郑哲士好像没有固定职业,养母每天推着小货柜三轮车出去卖货,还是丝毫没有考虑到请教师和搬迁的那些钱是哪里来的。

    毕竟是小孩子。

    ……

    在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后,郑哲士不知从哪里拿到了一个电子显示板,打开后有A4纸大小,还可以折叠,成为小笔记本大小放进口袋里,还配置一枝小电子笔。既可以用电子笔在板上写字画画,写满后还可以按一个复位键,然后变成空白页可以从头再写。

    郑士本用这个电子显示板,简称写字板,和家里人沟通就没有以前的障碍,不用指手画脚半天的功夫来让对方猜,直接就可以写字或者画图来说明意图。不过另一个方面郑士本算不上一个合格哑巴,因为他的手语实在不合格,跟正常人的蹩脚手语一样――差劲!

    郑士本在第一次的生日收到了这份礼物,欣喜若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