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谁在暗算股指期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节:2005~2007三年度中国与世界十大经济预言(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月1日

    出品人:秦朔报告执笔人:张庭宾)

    项目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郭茹、黄晨、林纯洁、李俊、李琦、李武、牛智敬、王长春、王蔚琪、王现来、于百程、岳富涛、姚剑、杨小刚、杨宇东、杨燕青、徐以升、周建工、张庭宾、张志斌、周增军。更多小说 ltxsba.com

    2006年度中国与世界十大经济预言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与世界金融研究中心

    编者按:2006年度的中国与世界十大经济预言的发布,不再是以《第一财经日报》的身份,而是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与世界金融研究中心的名义发布。其间的不同是,前者代表报社的立场和判断,后者只表示它是本报金融研究小组的学术研究报告,供投资者决策参考,投资者的决策风险自担。对于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流财经媒体而言,这一调整也更符合一般规范,特此说明。

    1.中国经济:GDP增长减速,通货膨胀增压

    GDP增长比2005年减速概率为100%,CPI高于2005年的概率为60%,核心原因是中国“世界工厂”的负荷沉重。

    “世界工厂”潜力爆发使过去几年中国经济表现得出人意料的强劲,但也引来反弹。一方面,石油、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价格不升反降,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两端挤压中国利润。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改,其成本大部分也是由中国企业来承担。

    国内金融改革需借助“世界工厂”赢得的外汇储备破解金融隐患,加之中国的财政收入增幅连续几年高于GDP增幅,这加重了中国微观经济的负担。同时,国内股市直接融资停顿,银行贷款成本居高不下。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在2005年已急剧下降,经济增长后劲明显不足。

    在此背景下,CPI本应呈现下降趋势,但鉴于2006年政府有意对石油、电力等上游资源和公共产品进行市场化定价,尽管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达到科学发展目标,但短期会增大通胀压力。

    2.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调整

    2006年概率49%2007年概率51%

    2005年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仍维持在历史高位,净国民储蓄率徘徊在仅占GDP1.5%的历史低,随着美联储13次连续加息,利率已经由1%提升到4.25%,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风险加大。

    美国在经历了18年的“格林斯潘繁荣周期”之后,将迎来经济调整是确定的,但难以判断的是,它会何时到来,以何种规模、何种导火索引发。它可能在几个月内、一年内,应该不会超过两年内到来。来得越早,调整代价越小;越晚,代价越大。它的导火索可能是石油危机、美国对华汇率报复、恐怖袭击甚至是禽流感。判断决定这些可能的信息往往是绝对隐秘的,甚至只有“上帝”才知道。

    在以上几种导火索中,对华汇率报复、禽流感的概率较小,石油危机和恐怖袭击的可能相对较大。美国主动调整比被动调整要好,但被动调整比主动调整的可能性更大。

    3.人民币兑美元小幅升值

    贬值概率10%升值3%以内概率30%

    升值3%~5%概率40%升值5%以上概率20%

    中国央行近来多次强调,人民币兑美元不会再进行一次性重估。与此同时,人民币兑美元的大幅升值,将会加大美国目前的通胀压力,甚至引发其房地产和信用消费泡沫的破灭,这也是布什政府所不愿看到的。

    从资本项目流动看,随着7月21日人民币汇改,该方案令热钱无机可乘,国际投机资本在过去3年中屡博人民币升值未能得手后,开始退潮,从2004年12月份的流入约220亿美元下降到2005年11月份的流出约59亿美元。尽管不排除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区间的有限扩大,但那也难以成为热钱牟取暴利的缺口。

    从贸易项目看,由于2006年中国GDP增速可能较上一年度下滑,扩大内需的举措一时难解近渴,尽管单位出口商品价格比2005年或有下降,但出口总额不会降低多少,贸易顺差即便达不到2005年的水平,也下降有限,这使得人民币有继续小幅上涨的压力。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