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绣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 诱敌之计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后还是让毒士高估了,孙策任命的吴郡太守朱治并没有看出来这是个诱敌之计,反而一头狠狠扎进了张绣布置的口袋里面!

    于是在裴元绍完成任务回来之前,张绣军在吴县,已经占据了战场上的绝对主导地位!

    已经自我感觉和朱治做对手实在是有失自己身份的张绣,已经完全提不起来兴趣打下吴县了。偌大的一个吴郡,精兵强将居然已经被抽调到了这种程度,到底应该怎样评价孙策好呢!

    就在张绣准备着对已经丧失了精壮力量和士气军心的吴县最后一击的时候,吴县内部却是酝酿起了一个小小的漩涡。

    袁术家和江东孙氏是有很深的渊源的。与演义中大相径庭的现实是,孙氏的领头虎孙坚很长一段时间依附于袁家嫡子袁术。

    在讨伐董卓战争的前期,孙坚就帮袁术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使得袁术坐拥天下第一大郡。在与董卓军交战中,孙策也甘为袁家兄弟驱使,始终充任着急先锋的角色。

    然而孙坚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来的过人的能力战力却是使得袁术不得不采取了制衡措施,在后方给前线奋战的孙坚军时不时断粮断水拖后腿。而孙坚在因为缺粮吃了大败仗之后也开始对袁术心生不满,在孙坚得到传国玉玺之后,异心便油然而起。

    演义中对于孙坚因为传国玉玺而和袁家兄弟闹了矛盾最终导致关东联军散伙一事有详细描说。虽然演义也是小说的一种,但深究之后也可以现未必没有可信之处。

    演义说,孙坚在打捞传国玉玺的时候,正好旁边自己的亲信部下有一个人是袁家兄弟的同乡。然后这个同乡出于私利,便主动向袁绍出卖了孙坚。

    这其中我们能够得到很多有意思的信息。一,孙坚确实得到了传国玉玺,不过看清了袁家兄弟和其他联军诸侯嘴脸的他,也不再满脑只想着勤王师、为王事!或许是还顾念着汉室,还是出自据为己有的心态,孙坚故意封锁了自己得到传国玉玺的消息。

    世上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事实证明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孙坚千算万算没有想到,最后是自己人卖了自己,也没有想到四世三公老袁家门生故吏满天下这句话真的是名不虚传!

    在为袁术干掉张咨之后,袁术便表奏孙坚领豫州刺史之职。虽然说这个职位的授予不一定得到董卓把控下洛阳朝廷的认可,但是这一表奏,却是明确表示出了袁术打算将豫州这一地区划分给孙坚的犒赏意味。

    必须知道的是,袁家老家是汝南郡,而汝南隶属于豫州。被袁术授命的孙坚可以名正言顺在豫州征兵买马扩充武装了。要知道,早期的军阀诸侯混战都是一边打一边武装起来的,都是慢慢从民丁乡兵一步一步打磨成正规常备军的。

    孙坚怎么像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路从长沙来,一路招拢了数万荆州兵都没出什么岔子,在豫州招了一次兵就出了事。

    后面生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孙坚和袁家兄弟闹掰了,一怒之下成为了支脱离关东联军的军队。而刚起家不久,兵不精将不足的袁家兄弟这时候还都没攒起来后来那么大的身家,掂量了一下这时候还是不和讨董战争中打得最出头的孙坚火拼的好。

    孙坚这个扛大旗的一走,虽然说还有积极进取的小曹同学接过了旗帜,但是小曹同学的士兵这时候全是民兵级别的,只是面对西凉阀中一个不显山露水的荥阳太守徐荣和他手下一些郡兵,就吃了大瘪!

    孙坚就这样和袁家兄弟交恶了,说起来还是和袁绍的仇更大一点。毕竟后面根本上是袁绍的缘故,孙坚才命殒襄阳的。没了老爹,孙策等人连江东也回不去了,左右挑了一下,还是投奔已经和袁绍反目成仇的袁术吧。毕竟现在看起来,那会儿背后搞小动作断粮断水已经不是多大的仇了,袁绍刘表那边才是杀父之仇啊!

    袁术可能唯一一点比袁绍好的就是他的气量气度,还是容得下早年为他驱使为他所用的江东猛虎的家族儿女的。

    袁耀也就是这个时期和差不多年龄大的孙策结识并交好的。孙策在袁术手下能够争取到那么多次出场机会,不说其中有没有袁耀在其中担保举荐,袁耀一定是没有下绊子给过孙策的。毕竟攻打庐江太守6康的美差,袁术手底下可不是没有大将堪用。

    当初的袁耀或许没有拿这段青春的友情当回事,但是后来天下大势的展确实快得乎袁耀想象。

    自己亲爹称帝,然后迅败亡。自己和家族因为没有什么威胁,可以保存于张绣手下,但是张绣貌似也是一个一时豪杰而不是一世豪雄,还是早作打算的好。

    于是袁耀想到了关系还算可以的孙策,也看上了江东这偏安一隅的一亩三分地。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