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绣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临阵倒戈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出预料的是,张绣军只用了三天时间便攻破了吴县。更多小说 ltxsba.com???? ?? ?  w?w?w?.?b i?q?u?

    第一日,吴县守城军众抵抗激烈,城头寸土不让。

    第二日,那一部分顽强拼杀的宗族豪强武装伤亡严重,颓势已显!

    第三日,吴县南门,攻城战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利用云梯对楼或飞梯绳索登城的西凉悍卒正和江东军众激烈争夺墙头控制权的时候,异变生了。

    一支被当作生力军派上城头作战的吴县军众,上城之后在其领的命令之下,却是对正在第一线拼杀的“自己人”下了背后黑手!

    指挥南门攻城的正是张绣本人。自军起攻城之后,张绣眼睛就没离开过城头,无时无刻不观察着战势。这一块儿只是刚刚产生了不同,张绣第一时间便感觉到了破城的机遇。

    指着那一段城墙,张绣派出了大将太史慈。

    太史慈原本独领五千兵马屯守在西门,张绣解除西门包围之后。便从这五千兵马中各调一千五百兵马去增强北门和东门胡车儿宋宪的军队,让太史慈带着剩下的两千人来南门归自己指挥。

    太史慈领着一支精兵冲城的时候,那一段城墙墙头却是已经看不到一个江东兵了,那一块儿的西凉兵正在一个一个往城墙里面跳。

    这么快就打开缺口了?

    再等到太史慈率部攀爬云梯对楼的时候,这一段城墙那杆孙字绿旗却是已经被拦腰砍断,重新立起了两杆其他将旗。

    其中一杆旗帜有着张绣军的图腾标识,还有着张绣军一个普通将校的姓氏。但是另一杆,却是一面没有带有任何张绣军标识的旗帜。上面绣的姓氏也是张绣军这一波攻城将校没有的一个姓氏——袁!

    看到这面怪异无比的旗帜,张绣的脑子短路了整整五秒。

    以前貌似在哪里见过这面旗帜啊!

    熟悉的旗帜底色,略熟悉的图腾标识,还有这个似曾相识的姓氏。

    难道还真是袁耀那个草包太子?是他在这个战势胶着的情况下打破了攻守平衡?

    不等张绣面露疑惑,张绣身后的亲将李丰却是踏前一步站了出来,禀手道:“将军,这是袁……袁耀袁公子的旗帜!”

    张绣心中的疑惑落地,眯眼继续看着城头上的战势。

    只是片刻,看到身姿矫健的太史慈一马当先跃上那一段城墙,张绣右手一直保持着的抚剑姿势终于动了一下。

    临拔剑张绣又顿了三秒,不过很快张绣便恢复了果敢决毅的神色,右手握紧了剑柄。

    利剑当空出鞘,紧接着便猛然挥斩而下!

    所有战鼓一时齐擂,张绣身后的李丰曹性当即跃下点将台,各自统领精兵参与攻城!

    一鼓作气,顺势而下!

    避过了朱治搜查刺客的袁耀和徐盛并没有放弃他们“弃暗投明”的决定,事实上在城头亲观了张绣坑杀活埋壮举的袁耀和徐盛更坚定了他们反水的决心。

    对于袁耀来说,之所以反水就是因为忧心自己的性命。当初之所以背弃张绣来投孙策就是因为怕自己小命落到曹操手上。这会儿吴县乃至整个吴郡的生死存亡管我什么事儿,当初我家淮南丢了小爷我还不是照样跑了,谁愿意给朱治陪葬自己去!

    对于徐盛来说,虽然他没有从军,但是出于对江东对孙氏的好感,徐盛最初是站在江东立场上的。但是不好意思,朱治和江东的世家豪族不给徐盛一个报效江东和施展才能的机会。那就没办法了,你这边给我死死关上了门,我就只能去投张绣了。

    所以,徐盛的行为根本称不上反水,江东不容纳我,我也就只能这么做了。

    历史上,徐盛很早就迁居江东,但在整个孙策时期,徐盛并没有入事孙吴。直到孙权接替了兄长的位置,才掘重用了徐盛。但是现在,历史已经被张绣横插一杠子了。

    虽然一开始同样受到了张绣的拒绝,但是徐盛深思过后,对张绣的感官却是与对朱治的感官截然相反。

    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徐盛是张绣,同样也无法轻信袁耀的投诚。因为如果这真的是一个陷阱的话,张绣就得遭遇类似曹操濮阳之战的大败。

    更何况世所共知,袁耀是和张绣有隙且背叛过张绣一次的人。对于这种人徐盛自己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既然能够理解张绣所作所为,徐盛自然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尤其是在这几天,徐盛还从张绣身上看到了杀伐果断的主公形象,而这恰恰是徐盛一个以武猛出众的人所希冀的主公类型!

    徐盛不知道的是,吴县之中还有一人曾想让朱治在张绣初至吴县的时候集中兵力出城急战,以消耗张绣军兵力从而避免张绣分兵袭扰娄县海盐等县。不过很可惜,这人身份略有特殊,不像徐盛,还有见到朱治的机会。

    此人在得知张绣部将宋宪大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判读出来这是张绣军的诱敌之计。不过正筹备更大规模的出城作战的朱治军务繁忙,让这人吃了闭门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