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绣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带诏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心底生疑,问道:“孙从事,此物,应该只有公侯之上才佩戴的起吧?”

    孙乾眯笑起了眼睛:“将军好眼光,此物,却是当今陛下曾戴过的圣物,乃我家将军在许昌时为陛下认为皇叔时亲手所赐。此番孙某前来淮南,徐州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我家将军便特意嘱咐带此物以送镇东将军,以报去年张、高二位将军相援之恩!”

    满堂的人倒抽一口冷气,原来是皇家御物啊,这刘备也是胆子够大,竟敢将皇帝亲赐的物品随意赠给他人,这要是十几年前绝对是个罔视君王、蔑视皇权的死罪,在现在也会落个不大不小的把柄,他刘备送人东西难道不带考虑的么?

    张绣却是心思更沉,再仔细打量一番玉带,却是忽然站起,抽出侍立在身侧的亲将周仓的腰刀当空劈下!

    面前的孙乾也没预料到张绣会突然来这一手,双手端着玉带呆立当场。

    缀着皇家宝玉的绸带被利刃一刀两断,内里一条白色绸带掉落在地。

    满堂皆惊,显然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张绣说动手就动手。虽然动手的对象并不是针对人,但是毁坏皇家赐物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不过此刻所有人的注意力还是大都放在了孙乾手中那条暗藏玄机的玉带和落在地上的那条绸带上。

    张绣将腰刀插回周仓腰间,从容盘腿坐下。

    孙乾此刻还没有从被张绣一眼识破玄机的震惊中缓过劲来!

    开什么玩笑,听说最初此物经过曹操奸贼之手也没被被看出什么不同,而董国舅为了破解玉带的秘密,不眠不休了好几个日夜,最后还是在机缘巧合下识得了陛下藏于玉带中的血诏,但是为何张绣却是打眼一看便知道此中有隐秘?

    孙乾想破脑袋估计也不会想到,在他看来异常匪夷所思的事,在张绣这儿却只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演义段子而已。事实上张绣对于真实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衣带诏这码事还是存在质疑的,不过现在看来,却不是空穴来风。

    想不通其中的缘由,孙乾也只能强挤着笑脸先夸一波张绣:“将军慧眼如炬,一眼就识得这衣带诏,却是我大汉之福,得镇东将军助力,我大汉中兴更加有望啊!”

    在场的不少人脸立马就黑了,这孙乾先入为主的功夫也是强啊,我们还没表过任何态度,你就直接把我们拉上战船了。

    孙乾腆着脸,从容不迫的从地上捡起那封血写的衣带诏,故意抖了抖自己肩膀,清了清嗓子煞有介事振声道:“皇天再在上,天子有诏,尔等接旨!”

    从上一句孙乾的话里,在场的张绣军文武都听到了这条御用玉带里原来藏的是一个诏书。所谓“诏”,自然乃天子御用的词,至于诏书里面的内容其实大多数人都猜得到,不过所有人都没猜到的是,孙乾这厮却是当堂要充当一回“天使”,当堂宣读这道诏书。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若是想张绣更简单容易的答应诏书所令,当着众人的面将其念出来也不失为一个良策。再说在场也只有张绣军高层的文武主干,万万不存在泄密的风险。

    心里暗骂一声孙乾多事,张绣却不得不站起身接诏。下的一众张绣军文武见张绣起身,也是和张绣一齐做出了躬身洗耳状。

    相比后代明清时期臣子动不动就跪拜在地,秦汉时期的君臣礼节却是还没展到那种低俗严苛有违人性的程度。在两周及秦汉时期,实际上甚至不用站起来躬身禀手,你坐着接旨都可以,只要你做出低头谨慎认真聆听的姿态就好。当然后面这条不成文的要求对于董卓曹操之辈并不适用。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近日操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高帝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建安四年春三月诏。”(全文取自三国演义段。)

    孙乾悲昂交加地念完衣带诏,旋即将衣带诏高悬于手示意众人查验真假。绸书上的血字早已黑,但是右下角那一小方玺章却是保持着耀眼的红色!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