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绣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一章 刘备之德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围攻只有文治而无武功的青州刺史兼北海国相孔融,最终打得孔融夜逃出城,其家人俱被俘。

    袁谭轻松无比地平定青州的时候,袁曹两大集团还尚处于关系的融洽期,两家你好我也好,曹操便顺势表奏献帝任袁谭为青州刺史。由是在袁绍彻底解决公孙瓒这块心头病之前,袁氏集团仍对曹操集团表示着友好。

    眼下袁曹关系破裂,尤其是官渡之战的爆,袁曹两大集团终于是爆了全面的战争。外甥高干奉袁绍之命,率领并州军在河内河东郡开展西战线,而在青州的长子袁谭,则有着统领青州军开辟东战线的使命。

    不过自家的事情自己清楚,青州本乃古齐国之地,地腴民众,但却也是东汉末年以来经受黄巾起义等兵乱破坏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没有之一!较为有名的例子便是让曹操鸟枪换大炮一鸣惊人的所谓“收降青州百万黄巾军”,以及爆出了太史慈这位当世猛将的“管亥围北海之战”。

    青州的衰败很严重的,甚至一度成为了各种被排挤人士的集中地。孔融早年可是在朝廷做官的,但因直言却是被配到了北海国为相。刘备也是一个例子,在不为世人所重视常被轻蔑的那段时期,刘备也是被派到了平原当官。

    是故今日的青州,却是一片残破的山河。袁谭主事青州两年有余,亦是没有多大作为。麾下兵马虽然也不少了,但是精兵都为袁绍所征调去参加官渡决战了,剩下的歪瓜裂枣实在是不堪大用。

    是以臧霸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兖州徐州的边防大都督以来,以原泰山军和部分郡县兵为主干的臧霸部曹军,依靠着泰山之险却是一直占据着与袁谭军相争的上风从不吃亏。倘若不是刘备占据了徐州并出兵北上,说不得在官渡之战决出胜负之前,袁谭是要被臧霸吊打的。

    那么,既然仅凭借自己的力量迈不过臧霸这道坎,那还不如协同刘备去攻打泰山郡,去袭扰官渡曹军主力的侧翼。反正到最后最大的获利者还是袁氏集团,他刘备仅凭一个羸弱的徐州和半个兖州也改变不了以后天下江山一半姓袁的事实,到时候哪怕袁绍立马废黜汉帝改朝换代,刘备张绣刘表之流加起来到时候也翻不了天!

    再说说粮草的事情,当下名义上虽然袁军主力的粮草由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四州共同筹集,但是实质上因为各州情况不同,支撑着袁军粮草后勤的,主要还是“户口百万,地丰民富”的有着“天下粮仓”之称的冀州,以及盛产各种粮食作物的幽州。而至于地瘠民贫的并州,能够自己吃饱已经是不错了。

    如今的青州虽然还能贡献部分粮食,但是比重实在不多。而且因为地处黄河以南,过黄河经河北再转运到黎阳官渡地区代价实在太大。与其如此还不如就地运用,反正运到哪儿不是吃,都是为了打曹军,没那么多讲究。

    不得不说袁谭这些举措难免有些争功之嫌。袁绍三个成年的儿子,袁谭老大,但是受袁绍喜爱平常。二子袁熙更是没甚突出点,而且性格不为袁绍所喜,于是被派往没什么紧要的幽州做刺史。而唯有三子袁尚,生来具有袁绍之风,甚得袁绍喜爱,经常留侍身边处理军政要务。

    此番袁曹官渡决战,袁尚亦是替父镇守袁氏集团根基所在的冀州。袁谭可以预料得到的是,官渡之战取胜之后,一直偏爱袁尚的袁绍势必将头功记在袁尚身上。说起来毕竟袁军主力每日作战吃的军粮和一应辎重军需,大部分都是袁尚从冀州征调而来。甚至袁熙在幽州调度粮草的功劳,亦会被转到袁尚身上,毕竟袁熙在袁氏集团中向来没什么存在感。

    如此一来,袁谭就尴尬了。身为袁绍长子,而且还在外出任重职,到头来却不论在作战或者是后勤保障都没有什么建树和立功,世子之位怕是愈行愈远啊!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