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女学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二四章 商人的钱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江婉儿很清楚,必须优待钱汝君的自家厂商。

    最后的结果就是,在江婉儿轨道系统内,钱汝君的产业,打败四方无敌手。

    即使当地的人奋起对抗,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有改变。

    刘嫖长公主所管理的轨道交通,却像一副不会改变的风景。

    上次看到是怎么样,现在就是什么样。

    或许她只是不注重外在。

    钱汝君只好这么想。

    刘嫖对于这个产业似乎失去了兴致,只是让这个产业替她捞钱。

    如果有破旧损坏的东西,就更换掉,让这个地方可以继续运行。

    钱汝君觉得这个轨道交通的车站,没有没有任何的改变。

    或许在大汉人眼中,千百年没有改变的地方,很正常,但是在钱汝君眼中,这是不正常的。

    相对于钱汝君在金麦城轨道交通系统能够感受到的新鲜冲击。

    长安轨道交通,简直是太没有变化了。

    在金麦城的轨道交通上,每次去坐的时候都能够感受到变化,而且所有的变化都是让轨道交通变得更好,每一次她都会有一种新的舒适感,更让她感到轨道交通的欣欣向荣。

    对商人来说,这种欣欣向荣的感觉,会让他敢于把金钱投入进去。

    如今,在金麦城轨道交通经过的地方,居民的生活,也发生很大的改变。

    当改变越多,消费越多,人们发现,他就能够享受更多样的不同服务。

    生活也就变好了。

    现在轨道交通带动起来的商业活动已经非常的兴盛,钱汝君的了解,他们上交给朝廷的税金其实就已经非常多。

    朝廷因为吕后的关系不收商税的结果,终于被金麦城说打破了。

    看着这么多的钱都缴到皇宫大内去,朝廷的官员终于也眼红了。

    他们注意到钱汝君交给皇宫大内的钱就超过了朝廷的税收,朝廷的税收甚至不到对方的一半,钱汝君缴的税收,在这之前,严格算起来,不算是税收,只能说是对皇帝发奉献。

    除了是她个人经营之外,包含金麦城以及金麦城所管辖的区域,都会把钱送给朝廷皇宫大内。

    而收钱的人不是税官,而是钱汝君家里的各种管事。

    还真别说,那些商人不认朝廷的官员,就认钱汝君的家人,心甘情愿的把钱交给他们。

    然后就能安心的在钱汝君划定地盘里经商。

    朝廷很想要拿到这笔钱,所以就开始缴商税,当然开始缴商税,就不能只跟钱汝君出手,也必须对其他商人出手。

    如果说,别的商人有朝廷官员背景,又有谁比的上钱汝君或者皇室那几个核心人员。

    于是,不管是任何官职,不管是公侯伯子男,都必须收税。

    而他们选择的时机,就是皇帝出征草原的时候,借口是皇帝出征要用很多钱粮。

    钱汝君不相信大汉只有她一个人会做生意,光是长安女学堂里面收到的财女和闺女个个都是有钱的。

    有钱的让人家发狂,如果这些有钱人都不缴税,那么她真的要跟朝廷讨个说法。

    对于朝廷开始收税她是乐见其成其成,但是,钱汝君下指令给金麦城和中央水塔区,要他们开始争取贫农家里免税。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赚钱的人,都必须缴税。

    既然朝廷已经开始收商税,那么个人所得税也该开始缴交了。

    官员不必缴税,应该是政府发给他,他的薪水,而薪水以外的收入怎么能够不缴税好呢?

    如果田税不缴纳,可以说这是朝廷恩德,免税也就算了,但是做生意这种事情又不是官商,又不是国营企业理所当然是必须缴税的,绝对不能够轻易放过。

    朝廷开始缴纳商税是钱汝君在银河城开办商业的时候才开始的。

    而且他们要求银河城也要跟着缴税,因为他们说银河城是属于朝廷的势力范围之一,如果不缴税,没有办法对人民交代,所以银河城需要身先士卒。

    对于这点钱汝君完全没有反对的意见,因为她认为一个商人如果不缴税,他获得的利益没有办法跟朝廷分享,地位就不可能提升,他们也就跟能决定利益的最高权利单位产生了鸿沟。

    而朝廷所做的很多事情,商人也往往是最大利益的获得者。

    因为比如说朝廷在修路,平民百姓一天也走不到几次,但是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他们常常就需要用路。

    所以修路这种事情,商人来说,比对平民百姓来说更有用处。

    当商人缴交更多的税的时候,朝廷就有更多钱可以修路了。

    大汉时期,能够称为道路的路,实在没有几条。

    想要符合后世标准的,更是一条都没有。

    所以商人要缴更多的税,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钱汝君认为,商人更应该捐钱,专款专用,开辟更多条道路。

    让商品能够产生流通,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