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一路逍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买下西岸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而是泥沙,正符合乔岚的要求。单纯的沙子不涵水,也不涵养分,不利于作物生长,她本来还打算让方小勇接着帮她弄泥土,把泥和沙混合在一起,这下子倒省了不少功夫。乔岚回到内院,让方小勇安排人把大水缸移到外院正中央,并泥沙倒进去。

    杨应天在笔记本里用红笔特别强调,切开的红薯很容易烂掉。虽然乔岚很想知道她手中是哪种番薯,她不喜欢生吃番薯,但香甜的烤红薯和甜糯的番薯干另当别论。不能切开,乔岚只能满心期待这珍贵的薯种是黄心的了。

    把两个冒牙的番薯分别埋进特意打造的巨型“培养皿”,乔岚松了口气,只不过,她总觉得自己考虑得还有所欠缺,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倒地缺了啥,便也不多想了,回屋继续研读她的宝典,哦不,是杨应风宝典。

    当晚,俞大拿歇在县城,并未回来。话说他一出门就雇了车,一路让车夫赶得飞快,傍晚时分到了县城,他运气也好,到了县衙整好遇上外出刚回来的新任县令祝岐山。

    祝岐山是离历山县三百公里之外的琼水县人士,只是个举人,会试成绩不理想,便也不欲再考,娶了琼水县大户之女吕苗苗,老丈人给他捐了个官。他会试成绩虽不理想,可有一番做出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尤其是他的官还是捐的,在这种前提下,他迫切想做出成绩让人看。

    祝岐山进了县衙,便令人把俞大拿带进去,亲自过问他的事宜,知道俞大拿竟是要买荒地,他奇了,这荒地如何买卖?

    俞大拿当然不会向祝岐山坦白一切,只埋怨自家主子不懂事,怎么劝都不听,硬是要买下那一大片没用的荒地。

    对县令的政绩考核,人口和土地这两方面的增减尤为关键的部分,祝岐山对历山县的土地也做过了解,对于青山村遥水河西岸的事也有所耳闻,这大大八亩的土地在十几年前还是良田,逐渐荒芜后,最终被划归荒地,就因为这丢掉的八百亩,当时本应上调的县令只能平调,说来也实在无辜得很。

    经过这么多教训,如今还有人敢去开垦,不但要开垦,还要提前买下,要知道,这地契一立,就算是上档了,不管最终开荒成不成功,相应的税都是要交的,这么一算,不就是傻子扔钱玩儿嘛。

    祝岐山对俞大拿的主子很好奇,多问了两句,俞大拿故作神秘地说主子背后的人身份有敏感,让祝岐山帮忙保守秘密,非但没告诉祝岐山实话,还挡住了他查到主子的身份后可能引发的麻烦。官以文书为证,地以契为证,田地买卖只要银货两讫,其实无须对买主验明正身。也是祝岐山非要亲民,让俞大拿胆子也肥了些。

    祝岐山还真没怪罪俞大拿语焉不详,反而宽慰了他几句,但只字不提让他回去劝劝那位头脑发热的主儿,虽然他很想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宗旨规劝几句,但又怕真的醒了俞大拿,增加几百亩田地的政绩诱惑,令他难以启齿。

    祝岐山想早盖棺论定,而俞大拿也急着将事情定下,两相宜的情况下,谈话进度很快。祝岐山良心大发,整个儿青山村遥水河西岸作价八百两,除了附送西岸的两个山头,还按照最低等的山地收税,并承诺他在职期间不会对西岸的土地重新评级。这条件优惠得俞大拿差破功,好在他面瘫已久,即使喜出望外,脸上也可以不动声色,当初掏银子付清。

    祝岐山安排了八个衙役明天一早跟俞大拿去青山村丈量土地,按说这原就有记录,本无需再去丈量,可祝岐山说已经划归荒地了,还是按程序来,再说都陈年旧事了,翻箱倒柜找旧档,还不如重新丈量一番。

    俞大拿总觉得县令大人的笑容有小诡异。

    临出门,俞大拿回头瞥见县令大人跟明天领头的衙役柳土发窃窃私语,柳土发不住头,两人周围弥漫着一股阴谋的氛围。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