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鉴宝秘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五四零章 剑走偏锋的画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另外一件真品,是一只很漂亮的“金蝉流响玉叶中”金器。龙腾小说网 ltxsba.com

    宋词中有脍炙人口的名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种令人向往的“金玉结合”,在文物中有许多例子。战国时期有鎏金镶玉带钩,汉代有金缕玉衣,而明代则有这件独树一帜的金蝉玉叶。

    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土豪”数量迅速增长。为了满足他们的炫富心理,金银器制造业也随之勃兴。

    厚葬风气的兴起,使明代墓葬中随葬的金银器大量增加。

    与宋元时期相对朴素的金银器风格不同,明代金银器工艺开始趋于复杂,且多镶嵌各种宝石,富贵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一时期的小说、戏曲里也有很多关于金首饰的细节。

    如第八回,潘金莲从西门庆头上拔下一根簪子,“却是一点油金簪子,上面錾着两溜子字儿”。

    第九十五回,从前是丫头的春梅摇身一变,成了“住着五间正房,穿着锦裙绣袄,戴着金梁冠儿”的贵妇。

    第三十六回,书手张三进入冯家行窃,撬开箱子,掉了里面的“一顶金冠、两对银杯、一双金钗、几枝俏花”。

    说起来,金蝉玉叶也和簪子有关。

    它的全称是银托金蝉玉叶发簪,出土于明代张安晚家族墓地14号墓,墓主人是张安晚的侍妾。

    金蝉双翼微微张开,趴在玉叶上面,好像随时准备张开双翅飞走或向前跳。

    经测量,金蝉的含金量达95%,蝉翼最薄处仅厚0.2毫米,真的是“薄如蝉翼”。

    玉叶则长5.2,宽3.2,厚0.2厘米,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闪着莹莹光泽,温柔细腻。

    玉叶有主脉一根,两边各有支脉四根。

    叶片正面的叶脉雕琢成凹槽状,背面的叶脉出相应凸起,使叶片极具真实感。

    出土时,玉叶的下面还有银花托托着,而花托又连着发簪。

    这三件扣成一个整体的金蝉玉叶银发簪,形成了一件十分罕见的明代手工艺金银首饰。

    出土时,它直接插在女主人发结的前面。

    张天元有些惊讶地问道。

    “这你管不着,你说这件东西好不好吧?”

    杜伯特问道。

    “好,非常不错!”

    张天元眼睛都乐得眯成了一条缝。

    倪瓒,元代画家、诗人。

    苏江人。

    家富,博学好古,交四方名士。

    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

    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赵孟頫。

    画风早年清润,晚年平淡天真。笔简意远,惜墨如金。

    以侧锋干笔作皴,名“折带皴”。

    墨竹偃仰有姿,寥寥生逸气。

    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

    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

    存世作品等。

    著有。

    倪瓒祖父是本乡大地主。

    父早丧,抚养他的长兄是道教上层人物。

    在大哥的庇佑下,富贵人家惯出他不少毛病——云林极度洁癖、孤高冷傲。

    想来这公子哥也是“矫情”,“矫情”到没朋友。

    还好,云林却是个爱读书的主,单“家中藏书数千卷,亲手勘定”一项也值得圈点。

    他家那座三层的藏书楼乃是鼎鼎大名的“清閟阁”——经、史、子、集、佛经、道籍千余卷,历朝书法名画也自不在话下:远有三国钟繇,近有宋米芾……倪瓒犹喜董源、李成、荆浩,想必那亦常常把玩。

    反正总之,人家家里好东西多,自然也惯刁了他那双孤高的眼。

    云林名声在外,古今学书学画者,不知道他的,少。

    其画简练,多年来也伪作甚多,但不易画出他的萧条淡泊——不是那样的人,能画出那样的画?

    确实,云林的画难仿难学:复杂的东西能堆砌组合,甚至偶能掩盖弱点败笔,可简单的呢?

    都简单成那样了,如何藏拙?

    简单最难!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