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好地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50章 皇帝的话不管用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块立足点,然后通过交易等,一点点扩大。

    最终到如今,十几年时间,张家不遗余力的移民、开拓、征服,才让昔日的蛮荒之地,变成了如今这块富裕的海上明珠。

    若没有张超,尉迟恭想着,也许琉求再过一百年两百年,也还是原来的那个鸟不拉屎的荒岛。

    这就是事实。

    从始至终,朝廷毫无损失。

    甚至大赚特赚,先后从张家手里收了两次钱,不是一两百万贯,是上千万贯。其次,琉求开发以后,每年都在向中原出售粮食,而且越来越多,如今一年几百万石的粮食出售,价格还不高,这对朝廷来说,可是又一大好事。

    更别说,开发琉求,大量移民,这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每年往这边销售了多少商品,朝廷又得了多少税。尤其是这些年,琉求每年税赋的一半,可是都上缴了朝廷。

    朝廷在琉求的开发中,出了什么力呢?

    基本没什么,也就派了一个县令,后来升格为州,派了个刺史,驻了一点兵马而已。相比于张家的投入,朝廷基本上没花什么成本。

    却得了琉求十几年来一半的税收。

    而现在,朝廷连兵也撤了,官也撤了,税收虽然减少为三分之一,但琉求现在这么多人口,经济这么兴旺,三分之一的税,也相当可观,这可是没成本的纯收益了。

    以前琉求可不会向朝廷进贡,哪怕是契丹这样的藩属他们进贡,一年又能进贡多少,撑死了进贡个几千匹牛马,能值几个钱?

    尉迟恭头一次发现,其实太上皇的抱怨有些过了。

    与其让琉求一直是块化外之地,让一群山夷统治者,朝廷一文好处都没有,为何不能让张超这样的功臣分封呢?

    凭什么朝廷以前能让那些征服后的部属内附,把土地划给他们放牧,为什么就不能分封给朝廷功臣?

    给那些内附的游牧部族,朝廷能收到税吗?他们能跟朝廷一条心吗?

    他知道皇帝担心什么,很多皇帝都有这种念头,觉得蛮夷胡族,打服之后放门前,当条狗养着。反正华夷不同,不用太担心。但若让他们分封汉家功臣,或者分封宗室,他们却很难心安。

    他们怕什么?

    尉迟恭很清楚,蛮夷就算放家门口,也不会得到大臣百姓们的支持,他不用担心他有一天篡夺他的皇位。但功臣宗室就不同了,很不同。

    这种想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尉迟恭现在还是觉得皇帝太小气。

    张超为了大唐,为了太上皇,出过多少计划过多少谋又立过多少功,难道连边地这些化外的蛮荒之地,宁愿给蛮夷,宁愿扔在那里,也不肯给功臣吗?

    就如这琉求,这还是张家出大价钱买下来,然后又自己打下来的。

    人心啊。

    过去他觉得太上皇的想法是对的,错的是张超,张超是个乱臣贼子,野心勃勃,毫无忠心。

    可现在想想,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张超也许不是那种纯忠之臣,但肯定也不是什么乱臣贼子。

    李世民还在那里感叹,尉迟恭却都懒得回话。

    张超笑着走进来。

    “陛下,好消息。山夷们派出使者下山来,提出请降了。陛下还真是威加宇内,刚到,山夷就畏惧的要请降了。”

    山夷现在情况很不好,虽说群山连绵,山夷占据着一座又一座的山头,遍布丛林之中。

    可打到现在,他们就没有赢过一仗,打一次输一次。

    九头鸟旗帜飘扬着,每次在这旗帜指引下,唐军进进为营,他们却是步步败退。

    好几万部族战士被杀死或俘虏,而且他们在其它地方的不少山寨被攻破,妇孺老人被掳掠。

    而今天,又有一支舰队到来。

    斥候禀报,说大唐的皇帝都来了,连张超都亲自到了。

    大唐的皇帝来了这消息,那些酋长们不太相信。但张超之名,他们可是相当清楚。

    那些汉人来岛上十几年了,都是张超的手下,甚至这九头鸟旗,根本就是张超家族徽记。

    把他们打的节节败退的,正是张超年轻的长子。

    现在张超亲自来了,那这仗还怎么打。

    一群首领们商议许久,都觉得的打不下去了。

    以前张家也一直派人招降他们,不少小部落归附张家,日子过的挺好。有些依然留在寨子,有些则迁到山下,去了平地。或者进了城,他们的日子还算不错的。

    有给张家做工的,有给张家种地的,也有给帮家当兵的。

    “这是好事,”李世民哈哈一笑,“不如传这山夷使者,朕倒想亲自见一见。”

    进来的是好几个山夷。

    六月天。

    赤着上身,腰间围块鹿皮,头发披散着,赤着手进来。

    使者只会极简单的汉话,不过营中有山夷人。山夷虽然部族众多,甚至有许多种语言,但张家经营琉求十几年,对各部落都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