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八十一章七星坛(二合一大章)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父带荀易前往七星坛拜见诸长老。龙腾小说网 ltxsba.com

    所谓长老团,就是由三位长老和王神、族长以及位列先天的各位先天神人组成。

    先天神人们以实力具备话语权。王神们是权利和帝魂,用自己的权能统帅一方,作为轩辕家的中坚力量。族长们是大义与血脉作为话语权,以亲缘的力量在轩辕家拥有一席之地。

    荀易到来七星坛后,看到七颗浩大的星辰悬在轩辕真府上空。

    “北斗七星,不愧是我们家的象征。”

    帝轩辕秉承北斗七星而生,他是天生的王者,拥有紫微帝气,是炎帝为人族,为天下准备的帝王。

    因此,从帝轩辕开始。北斗七星就是轩辕家的象征。每一辆先天王神的帝车,都有北斗七星的专属标志。

    现在,七颗光泽不一的星辰构成七星坛的主体。而在星坛之上,还有一颗象征轩辕之主的北极星。帝星八角垂芒,紫气渺渺,但目前忽明忽暗,显然是轩辕家族长之位悬空多年所导致的动摇之象。

    如今,北极星位悬空。只有三位长老在七星台上悬空三个大台。

    一个由浓厚的先天霞光铺就,这里面的每一尊神人都是先天之属,是轩辕氏的顶级战力。

    一个由各色宫殿构成,一道道神光象征不同的族系,不同的血脉之力。

    而最后一个,则是一座座国家的版图拼凑在一起,大致上占据九州浩土将近一半的地域。这正是人族的居住地,是诸位王神所掌控的领域。

    刘父提醒荀易说:“大少,三位长老的意思,您去二长老那边的百族神坛。”

    荀易点点头,自动走到二长老那边。

    百族神坛说是神坛,但实质上是一片辽阔的宫殿。每一位轩辕支系的族长,都能在这里拥有一座自己的殿堂。

    从荀易的角度看去,一重重形状不一,光辉不一的宫殿此起彼伏。每一座宫殿外面的异象各有不同,有金龙腾空,有彩凤啼鸣,有麒麟祥瑞,有比翼双飞。而且,在每一座宫殿四周,还有每一支脉宗族的丰功伟绩。

    在这里,能看到轩辕家很多古老的嫡传。这些嫡传都是曾经执掌轩辕之国的皇族。比如,玄鸟之廷的殷商皇族。两周传承的岐山姬氏。就连不久之前刚刚复兴的炎刘一脉,也有人坐在宫殿中。而且,那人也是不久之前荀易认识的朋友,是炎刘一系目前的国主。

    一座座古老的宫殿在百族神坛的中央,越靠近核心,就代表越古老,底蕴越浑厚。

    而在不远处,荀易感应到一座和他血脉共鸣的宫殿。这座宫殿在宫殿群的中央地带,只是比其他宫殿要小很多。

    毕竟,柏荀一脉从建立至今,只有两个血裔。可以说,这个族系算不算数都是个问题。只是姬令德当年手腕高,仅仅自己一个人,便能开辟出一个拥有话语权的族系。

    在那里,他血脉共鸣神坛,看到那座周遭长满柏树的宫殿。

    宫殿通体有翠玉打造,各种草木花纹精巧雕琢在宫殿各个角落。青玉色的宫殿徐徐吹过一阵清风,让人清神醒脑,心灵舒泰。

    荀易走入宫殿,在里面看到一张古香古色的木椅。

    荀易心中暗道:柏荀一脉,这应该就是天祖当年的座位吧?

    这个座位由柏树自然生长而成,在座椅扶手上,还有很多剑痕以及指痕,显然是天祖姬令德所留。

    两侧,则是柏荀一脉的历史。

    不过壁画极为单调,左边是姬令德的生平,右侧是荀易的生平。二人的事迹正是柏荀一脉的所有荣耀。不过二人的事迹都很出彩,一般族系数千年的历史,也没二人的事迹更具备神话色彩。

    比如,姬令德斩龙以及荀易战神王。

    但二人事迹再多,也填不满整个壁画。

    “不行啊,我们的人太少了。回头,要把其他人一一录入柏荀族谱。唯有血脉的繁盛,才能体现一个族系的强大。”

    荀易边想边坐下。忽然不远处有一只飞鸟落在荀易肩上。他回头一看,自己的母亲赵莹正坐在不远处的凤凰宫殿中。

    帝喾是轩辕家真正的老祖宗。玄鸟殷商也好,岐山姬氏也罢,大家的老祖宗都是帝喾的儿子。

    所以,帝喾封帝归来,让他们也与有荣焉。

    于是,众人热切讨论起来。一个个主动出主意,一个个高规格的祭祀统统拿出来。面对自己的老祖宗,大家都想要博取这位老祖宗的欢心。

    荀易能感受到轩辕诸神的诚意。没错,轩辕家一位全新的上帝,这对轩辕家而言是何等尊荣?对帝喾本人而言,也是无上的荣耀。

    这种建立无上峰的特权,只有帝轩辕、嫘祖圣母、少昊帝、颛顼帝、轩辕三老以及幽冥上帝享受过。帝喾,这是轩辕家记录以来的第九位上帝。哪怕再算上神农家,也不超过二十位无上神人。

    商讨过这件事,七星坛上的诸神开始以往的惯例。

    七星坛难得汇聚轩辕家所有的高层。所以,这是大家互通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