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四章 蛟龙命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副标,柏山生紫烟,一朝化龙蛇)

    “明白了,是万物回春。龙腾小说网 ltxsba.com←”

    青龙仔细检查荀易动手,突然明白荀易的手法:“主神对木德的理解到了这一步吗?”

    “万物回春?主神‘枯木逢春’神通的进化版本?”经郎疑惑:“这种治疗类的神通也能伤人?”

    “不要小看天底下任何一种神通。哪怕是最没用的神通,也可能爆发莫大威势。”青龙道:“主神对付蛇神,激发蛇神体内生机。但因蛇神以幽冥鬼气而凝聚身体,生机造化之气对他而言是剧毒。”

    见地上打滚的蛇神,经郎又问:“刚刚的力神?”

    “力神似乎被主神激发体内某个器官的生机。或者说,引发他体内病变。”青龙想到木德神的试炼,若有所思。

    神灵之中的分划有很多种。按照神职有福神、武神、灶神、地神等分类。如果按照属性对应五行,又有五德之别。每一类神,彼此之间对世界的领悟,乃至自身道路都别有不同。

    土德之神倾向于大地阴阳,而木德之神崇拜自然和生机。生命轮,堪称木德神的至高理念之一。将毛、羽、鳞、介、蠃五虫之类分门别类,研究这些生灵的身体结构,乃至本源传承。

    天医令之类的神灵统统是木德神,从岐伯始,传承扁鹊华佗,医神们认为,生灵由细小的细胞虫构成。这种虫构成人体,分为益害两类。但不管哪一类,都摄取人体养分而存活。如果单纯催发一种造成人体失衡,就会形成病变。

    刚刚荀易以“万物回春”可以激发力神某部位生机,逼迫他神体失去平衡。

    “应该是体内某个器官或者某种细胞病变。加上他又强行催动神力伤人,马上被力量反噬,跪在地上不住咳血。”青龙继续观望,荀易接下来一个个摆平诸神。

    穿梭走在诸神之间,只听扑通几声,所有神灵统统趴在地上,一个个捂着胸口,根本起不来。

    荀易持功德印,神色淡然:“好歹我是司掌福寿安康之神,略略操控一下疾病,太轻松了。”

    金光璀璨,宝相庄严,荀易漫步走回柯状元等人身侧:“诸位,胜负已定。”

    全场只用“玄黄功德印”和“万物回春”,就把城隍一系诸神统统打趴下。

    这一战之后,城隍府邸败退,无人再对荀易执掌陇川神道有异议。

    虚空中明黄色的御座散去,取而代之是一尊赤玉色神座。以司命汇聚福运,统帅陇川神道,庇佑风调雨顺,引导福寿安康,弘扬功德善道,震慑四方妖魔。

    道司神庙,和荀易样貌一摸一样的男子静静望着空中玉座。玉座周边浮现几尊福神影响,柯状元这些福神自动在他背后帮助构建神系。连带山水之神、风雨之神也跟着默许。

    “真是胆大,不知从哪来的心气,竟然图谋地域神主的宝座。”

    司东青主早早将这尊化身派遣下界,在晴隆城用荀易的样貌行动,引起不少人疑惑。

    “应该是见天神见多了,所以对低阶神灵无感?”荀易参加地母宫之战,又去天界拜访诸神,看到那些个天神、大圣,荀易哪里还把地祇放在眼中?

    要知道,天地诸神唯天神最贵。这种天神,并非五重太常天的等级,而是以天神、地祇、人鬼进行三才身份的划分。

    司掌天命,承天象之法,视为天神。司命诸神皆是天神。

    生于大地,司掌山川之灵,这是地祇,行走在大地之上,轻易不得上天。

    以人王为首,先贤祖灵列代英烈受到香火祭祀,可尊为神,但在三类神灵中地位最差。

    天神持天而长存,天道不衰,天神不坠。地祇以山河为象,千载而存。但人鬼呢?朝代更替,前朝之册封鬼神岂会再今朝延续?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以祖灵而祭祀者,若子嗣断绝,香火何存?

    因为身份高,荀易早将陇川视作私有物,将此视作登临天神的根基。

    默默感悟,青霞福地上空聚拢一片虚幻不定的青黄色光辉,那是陇川之主的业位。

    “虚而不实,还没得到诸神真正认可吗?”头顶窜出一只天鼋,神龟吞吐云光,趴在虚空赤玉宝座上壮大自身。

    荀易是轩辕族人,天鼋是他的法相,背驮陇川山河之象,头部渐生龙角。四足云雾缭绕,神光灿灿。

    反观城隍府邸,被荀易削去大运,郡城隍已经逐步失去统帅一郡诸神的能力。目前龟缩在晴隆城,只管理晴隆城附近地界。

    “说来,大司命动手夺取权限,并非这小子一人啊。”司东青主的神庙遍布九州各地,他深深明白荀易这种自发行动,某种意义上亦是天数。是弘寿帝君推动天机,促使天地间所有大司命的行动。

    “弘寿帝君证无上神人位,大司命一系水涨船高,有统帅福神神脉之趋势。只可惜弘寿帝君难以真正接掌福德上帝之位。他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大司命后辈,让大司命之中诞生几位具备帝魂的福神?”

    天机变化,各地都有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