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十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静静的顿河(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据不完全统计,左翼敌军大约是45-5o万人,中路是5o-6o万人,右翼是5o-6o万人。敌人的装甲力量也分成了三股,左翼最强,右翼其次,中间是最弱的……”

    最高统帅部的其他人议论纷纷:“曼施坦因这个部署很奇怪啊,这不是摆明了让我们分割包围么?”

    “我看不懂德军的部署,但平均分配兵力显然不是一个指挥官应有的做法,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只会让部队顾此失彼。”老资格的红军元帅伏罗希洛夫讽刺道,“这位元帅大概还沉浸在克里木半岛的胜利中……”

    “或许是他觉得兵力太多,必须分出去一些才便于指挥,毕竟他干集团军司令的时间也不长。”铁木辛哥笑道,“不然,他为什么还兼任第6集团军的司令官,这真是一个奇怪的人。”

    “如果考虑到他在9月份占据大好形势的情况下居然还往后退的部署,这点安排完全不奇怪。”莫洛托夫补充道,“我不明白希特勒怎么会让这么一个人混上元帅还执掌南方集团军群的,或许他很听话吧——不听话的都被元干掉或者清洗掉了。”

    朱可夫似乎没有听到这些议论,还是继续介绍道:“针对敌军这一部署,我们也做了调整。对中路曼施坦因集团我们拟集中战线南翼一半以上的兵力和技术兵器压过去,力争形成对敌军2倍到3倍的兵力和装备优势,在左右两翼,我们用3个方面军进行牵制性作战,人数略多于敌军,但技术兵器稍逊于敌军。我们的作战期望是:通过对左右两翼进行牵掣为我中路集群围歼曼施坦因集团创造机会。在整体战役设想里,中路是我们主要进攻的方向,我们将分成南北两路进行夹击。”

    看着朱可夫画出来的进攻箭头,大家基本都是点头认同,毕竟1oo多万军队不可能淤积在一个方向,那样根本无法展开也无从挥兵力优势。

    “当然……总参谋部也有不同意见,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就希望先行围歼敌人左翼集团。”朱可夫来了一个转折,他一边在地图上用红蓝铅笔为中路北侧的进攻矛头勾勒了一个向右拐的箭头,一边说道,“他认为可以快切断敌军左翼与中路的联系,使用布良斯克、沃罗涅日、顿河三个方面军的主要兵力围歼霍特集群,然后再转向罗斯托夫。”

    斯大林放下烟头,沉声问道:“您对这种观点的看法呢?”

    “我不建议这么做。”朱可夫的回答很干脆,“敌霍特集团左翼是敌中央集团军群,右翼是曼施坦因集团,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方向和路线进攻,并不意味着能包围霍特集群——他只要往中路一靠就又和中央集团军群联系上了,反而意味着我们远离曼施坦因集团的侧翼,这样当面之敌压力便削弱了。我仍然坚持我的主张——应该不顾一切地加强中路力量!当然,中路目前还面临很多困难,进攻虽然全线起了,但同志们普遍反应说弹药和补给缺乏,很难维持高强度的作战,而夏天新增补的步兵大多没接受过训练,现在甚至连队列都走不齐……”,

    “这是不行的……”斯大林不悦地打断了朱可夫的诉苦,“让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告诉您具体原因。”

    ...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