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十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五章 城堡(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番号打头的普通步兵师中,90%以上的普通士兵是1900年前出生的后备役人员(43岁以上),而在1xx和2xx番号打头的步兵师中,也有60%以上的普通士兵超过40岁或小于18岁,只有近卫部队、番号小于100且重建较早的步兵师和大部分装甲部队中才是以年轻人口(18-35岁)为主的部队。相比之下,德军已基本没有40岁以上的普通士兵(极少数在多次动员后依然强烈要求留下服役)。

    盖伦提交上来的情报还显示红军在组建女兵师(除军官和专业军士外由纯粹女兵组成),总人数可能在50-60万人,同时男性征兵年龄进一步扩大至16-61岁。为急速增加兵力,急红眼的斯大林已顾不得“治安”形势,所有监狱在押犯人,不管以前犯有什么罪行,一律释放并编组为军队,就连危险最大的“政治异己分子”也顾不上了,类似古拉格的劳改营,内务部队将其中最“危险”的一批当着其他人直接决后,幸存者全部编入部队,甚至连劳改营中的波兰战俘(卡廷只杀了波兰军官,还有将近30万波兰士兵被投入劳改营)也打散后编入了军队。

    在解决上述不安定因素后,执行关押、监控、管理的内务部队也进一步“腾出”人手去参加一线部队,很多人甚至与以前被关押的阶级敌人并肩作战那种刺激的画面让霍夫曼都不敢想象!

    通过竭泽而渔,斯大林再次强行将全队拉升到1000万以上:除与轴心对峙的750万人,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待命的150万人外,偌大的苏联腹地只剩下不到100万兵力,也因为看到了这种空虚,曼施坦因提出了大气磅礴的“中亚计划”,希望用50万机械化部队去横扫,只可惜霍夫曼现在还不敢答应他,在最高统帅部、陆军总参谋部等指挥中枢里也没有一个有分量的支持者。就连与曼施坦因相知莫逆,关系非同寻常的龙德施泰德元帅在听到这个方案后也不敢相信这是曼施坦因提出来的,认为“元首提这种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方案还差不多”,消息传到霍夫曼耳朵里把他气得翻白眼。

    或许也知道类似的战略欺骗很难再次奏效,在城堡战役进攻路径的选择上,莫德尔更倾向于图拉方案,理由包括三点:

    第一,图拉方案的出发地奥廖尔更靠近南方集团军群战线,大规模战役发起时可得到霍顿集群的侧翼掩护,在库尔斯克、沃罗涅日都等掌握在德军手里时,从奥廖尔出发在战术上更稳妥一些;

    第二,图拉方案面对的是布良斯克方面军,实力比负责莫斯科西部防御的西方方面军要弱一些;

    第三,图拉方案面对的战场比勒热夫-维亚济马方案的战场更有利,进攻通道更宽,更适应装甲集群大范围突击。

    图拉方案最大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距南方集团军群和斯大林格勒太近,即便如愿以偿吸引到了红军重兵集团,一旦南翼战役打响并演化为决定性进攻,被吸引的红军很快又能通过机动部署加入南翼战场,时间不会超过15天,这时间远远不够完成春醒战役第三阶段的目标消灭红军1-2个方面军并占领斯大林格勒。

    于是,好笑的一幕出现了:不参与城堡战役的曼施坦因力主选择勒热夫-维亚济马方案,参与城堡战役的莫德尔和魏克斯力主选择图拉方案。

    双方在休战期间为此争执了半个月,就连担负协调任务的蔡茨勒也举棋不定,而由于雨季结束得晚,进攻时间从5月上旬推迟到5月17日,然后又从17日继续推迟到25日……(未完待续。)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