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十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章 军舰进行曲(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4人,几无生还可能……榛名号……”

    他刚说了一半,机要参谋悄悄递给他一纸电文,草鹿任一看后脸色刷白,手都颤抖起来,半天后才道:“雪风号和时雨号发来电报,遭遇美军潜艇,昨日率先脱离战场去特鲁克的榛名号于今日拂晓连中3雷,最终无力挽救,沉没了……”

    “榛名号无所谓,飞行员的损失太令人心痛,战损率超过了3成……”堀悌吉叹了口气,“打仗总有牺牲,算了,别往心里去……说下战果吧。”

    “击沉美军正规航母萨拉托加号,独立级轻空母1艘,护航航母6艘,新墨西哥级战列舰1艘,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2艘,肯特级重巡洋舰1艘,不知名巡洋舰1艘,驱逐舰8-9艘,重创埃塞克斯号,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战果,不过具体不详,击落敌机近400架……”

    实际上,美军损失除面上统计的这些,对尼米茨而言最痛彻心扉的是舰载机飞行员的损:刨除a舰队,b舰队一共200多人(组)飞行员损失率将近75%,其中有30多员(组)已经在塔拉瓦岛上成功迫降或跳伞,但因为岛屿被日军占领,这些人也连带着成为俘虏。如果加上a舰队飞行员的损失,整支太平洋舰队投入战役的航空兵损失率高达86%近乎全部打光。

    除飞行员之外,太平洋舰队水兵的损失也不少,各舰加起来的人员损失高达3000多人,这还没计算塔拉瓦、图瓦卢上的陆军和陆航损失。吉尔伯特战役的胜利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上,胜利者都是联合舰队虽然他们损失也不小。

    堀悌吉听完眼睛就亮起来了:“很好,这意味着太平洋舰队主力目前只剩下2艘南达科他级了,尼米茨接下去6-8个月只能躲在珍珠港,其他什么事也干不了。”

    动不了,大凤要到12月才能服役,瑞鹤至少也要休息1个月。”

    “角田带着2艘轻空母就足够横行了。”堀悌吉哈哈大笑起不用去打夏威夷,弄支分舰队就能截断美军的航运,没了物资补充,澳新的美军还能蹦跶么?再退一步说,就算澳新勉强能维持,美军还有能力干涉印度局势么?”

    草鹿任一想通了,转忧为喜。

    “大家开心一点,我们是胜利者!战役打完了,接下去就是回家。等回到本土,我请大家喝酒!一起喝个痛快,墨索里尼总理送了我好几瓶名贵红酒呢。”堀悌吉意气风发地挥挥手,宽慰着众人,“至少,翔鹤还在不是?我早就准备送它进船厂修理并加装弹射器;博尔扎诺本就是白来的,丢了也就丢了;龙凤号有些可惜,不过还有贝亚恩号冲抵,完全可以了。回去就是货真价实的胜利,不用把你们关在海军医院里粉饰太平。”

    这句调侃话一出,众人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现在帮山本大臣干了他当初想干而没干成的事全灭太平洋舰队航母!”堀悌吉满脸豪气,“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总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吧?美国人要这么弱,还称得上两洋霸主么?”

    司令塔里所有人毕恭毕敬地敬礼:“我等谨为长官贺!”

    “诸位,登岛吧,我们去看看陆战队坚守到底的地方……”

    虽然陆战队接受美军投降后第一时间就询问了美方有关本军俘虏和柴崎的下落,但美方无论官兵,都表示不知道,推断有可能直接丧生于炮火尸骨无存。

    听完美军俘虏讲述的有关塔拉瓦血战的完整经过,并实地查看了双方血战的堡垒工事群,听者无不动容长长叹了口气,堀悌吉说道:“可惜了!是我的错!我来晚了!收拢阵亡者骸骨,把他们带回国,让他们的英灵终得安宁!”

    “奏乐!”

    激昂的《军舰进行曲》演奏了起来,从第二阙开始,由堀悌吉带头,登陆的1000多名官兵放声演唱起来:

    ……

    尸随浪花浮海面;

    踏过高山;

    身自凋零没野草;

    吾为君亡;

    死而无憾!

    太平洋上煤炭燃烧浓烟翻滚;

    随风飘,与巨龙一起飞翔!

    舷侧重炮齐声巨响,威震太平洋;

    如雷灌耳突如电闪,势如破万竹;

    跨万里之波涛;

    ……

    “长官,是军歌,海军军歌,是《军舰进行曲》!”地洞里的人又哭又跳,“联合舰队打赢了!打赢了!来救我们了!”

    “不会是敌人伪装诱骗我们出去把?”

    “不会,米英鬼畜哪里会唱《军舰进行曲》,这一定是我们自己人,自己人。”

    柴崎无力地挥了挥手:“出去吧!再不去去,我们都得完蛋。”

    “该死,地洞被大石头封住了,挖不开!”有人大哭,“难道我们就这样死在这里?”

    在联合舰队大规模炮击塔拉瓦时,塔拉瓦日军残兵所在的地洞很幸运没有直接挨上一发,否则直接就全部挂了,但其他地方的石头和残骸不可避免地盖住了这里。

    “你们不是还有手雷么,炸!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