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工程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十九章 千岁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出了紫禁城,李植就把郡王仪仗打了出来。龙腾小说网 ltxsba.com这套仪仗是宗人府送来的。

    宗人府负责管理朱明宗室皇亲。实际上李植并不是朱明宗室,他的仪仗按道理不归宗人府负责。但是大明本来没有异姓王,礼部最高只有国公的仪仗器具,没有郡王的。所以经过一番扯皮,最后李植的仪仗事物最后还是落到宗人府。

    这一套仪仗十分华丽。

    “四爪金龙旗八,分左右,用甲士八人.北斗旗一、纛一,皆用甲士三人.布旗二十四:门旗、日旗、月旗,青龙、白虎、风、云、雷、雨、江、河等旗,熊旗,鸾旗,每旗用甲士二人,一人执旗,一人护卫。”

    不仅有华丽的旗帜队伍,后面另外还有曲盖、紫方伞、红方伞、雉扇、朱团扇、羽葆幢、绛引幡等,各三行.后面跟着班剑、吾杖、立瓜、卧瓜、仪刀、镫杖、戟等,各三行.队伍里另有金交椅、金脚踏、水盆、红扇.皆校尉擎执。

    整个仪仗队伍浩浩荡荡,竟有一百多人。

    李植的骑在御赐骏马上,带着仪仗队伍快速往皇城外行去。

    一路遇到从紫禁城出来的官员,这些官员都赶紧让到道路两边,屈身作揖,让李植的仪仗队伍先走。

    虽然文官们对李植百般仇恨,但是大明的规矩礼数在那里。遇到郡王这个级别的勋贵,文官们不敢唐突僭越。

    李植一路上走过去,前面的官员轿子一个个紧急闪到道路两边,出来行礼。李植在皇城边上碰到了东阁大学士范景文的轿子,这个东林大佬内阁阁老也不敢托大,赶紧从轿子里走出来朝李植作揖。

    李植多看了范景文几眼。

    这个范景文也是反对李植的急先锋,和龚鼎孳是一个路数,就是招式含蓄些。李植迟早是要收拾他的。不过如今东林党已经在朝堂上失势,李植倒也不急于一时。

    看着文官们满脸不甘却又礼数周到的举动,李植在马上笑而不语。

    这就是郡王的地位,所谓位极人臣,无外如此。

    走出了皇城,走到北京城内城中,城中的百姓看到李植的仪仗,竟都挤到长安街上看李植。

    李植实在是太有名了,前些年灭了不可一世的鞑子,将东北三省纳入大明版图,去年把朝鲜吞并,又打败了肆虐河南的闯贼。本来大明朝摇摇欲坠的江山,被李植一个人稳稳地撑住,硬是从原先灭亡的崇祯十七年挺到了今天的崇祯二十一年,而且看上去还蒸蒸日上。

    百姓们虽然不知道原先的历史,但百姓都知道当初鞑清劫掠屠杀京畿、山西和山东的可怕,也知道去年闯贼席卷陕西的危急。李植以一己之力数次扭转乾坤,甚至还让大明开疆拓土,已经是京城百姓眼中的救国大英雄。

    京城的百姓消息最为灵通,对朝堂上的事情一清二楚,自有自己的一套舆论。这套舆论十分强大,即便是东林党也无法控制。

    比如当初东林党大将袁崇焕一边吹牛“五年平辽”一边私自和满清款和,毁了东江镇,导致满清后顾无忧破关而入。后来袁崇焕凌迟时候京城百姓就抢着吃袁崇焕的人肉。

    可见京城百姓的见识水平。

    如果说以前李植立功不大时候士绅们还能把持京城舆论,封杀李植的影响力的话,如今的李植已经靠自己开疆拓土的彪炳战功完全打败士绅的影响力。无论士绅怎么说,京城的百姓都支持李植。

    别人如果靠权势逼天子封异姓王,那是乱臣贼子,京城中百姓们可能要用石头砸这个异姓王。但是李植封异姓王,那就大不一样了,那是四海之望名至实归。

    救国救民开疆拓土的英雄,那地位素来是崇高的。

    所谓卫霍,无非是击败匈奴让草原民族臣服,并未能让汉人在草原上立足,就被传颂了一千多年。李植直接开拓了几千里的疆域,让汉人耕作繁衍的土地北达黑水,南覆台湾,东抵朝鲜,这是多大的英雄?

    这份英雄伟业,让修史的文人挥毫泼墨吹嘘个一千年,也够了。

    此时听说李植得封为大明第一个异姓王,从皇城中出来了,内城城东的百姓们万人空巷,都挤到道路上看天津郡王的仪仗。

    李植一出皇城,就看到黑压压的人群挤在道路上。

    开始时候李植还怕道路被百姓堵住了,走不过去。但是等仪仗队一走到百姓前面,百姓们就奋力让出了中间的道路,让李植通行。

    一些百姓被挤得受不了了,甚至躲进了周围的商铺酒肆中去。那些店铺的东家倒也是支持李植的,没有一个掌柜的因此和看热闹的百姓吵闹。

    李植的仪仗队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像被劈开的海水一样往两边分开。

    李植走在这样的百姓中间,感受到了百姓对自己的支持,若有所思。

    走了几百米,李植在马上朝周围的百姓拱手一礼。

    京城士绅子弟极多,本来是士绅控制的地方。然而在这样地方的百姓能够明大义知是非,支持李植,说明这些百姓比朝堂上的文官更明白什么是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