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之超级兵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四章:突围时间:除夕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安排一个精锐的步兵中队随行护送。

    七点半,这趟运送“战俘”的专列正式出,如果不是日本人不允许百姓进入火车站送行,恐怕得到消息的百姓会把闸北火车站给挤爆了。

    上海新闻界对这一次“换俘”事件进行了广泛的报道,申报、立报等报纸还专门开辟了专栏,请了一些名人写了评论文章。

    当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突破性的行为,后面就有例可循了,也有人认为‘夜叉’只是哗众取.宠.,丢失军人尊严和民族气节。更有偏激着,认为被俘就是一种耻辱,这种人不配活下来,应该一死殉国等等。

    这一天,鹰巢正式关闭,冷锋率夜叉所有鹰巢留守人员,全部进入南京国际安全区。??

    安顿下来后,晚上。冷锋召开“突围”前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除了救国师的各支队主官,这一次还增加了夜叉营的程刚和郭卫权。

    会议还在那个会议室,整个管理大楼已经被夜叉营接管,戒备森严。

    “诸位。1月26日,日军第3师团从滁县、全椒地区出动,连陷明光,池河,藕塘达到池河东岸。

    27日日军以飞机大炮作掩护,冒雪强渡池河,28日,也就是昨天,明光,池河陷落,我守军阵地岌岌可危。”

    “这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传过来的最新战报,大家听了有什么想法?”冷锋环顾众人一眼问道。

    “冷参座的意思是,日本人想要从南北夹击我军,在徐州地区消灭我第五战区主力?”

    “日军战略企图就是南北合击。打通南北大动脉津浦路,然后沿着陇海路,平汉路进攻我中原腹地,达到灭亡我国的目的。”

    “是呀,日军这一战略企图若是达成的话,咱们半壁江山就落到日本人手里了,而且还是土地最富庶繁华的地区。”

    廖森不经意的朝冷锋投过去一瞥,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浓浓的震惊。

    “所以,统帅部决定再徐州地区跟日本人打一场会战,目的有两个。第一,打乱日军的战略部署,第二,迟滞日军的进攻。给后方备战赢得时间。”

    冷锋继续道:“根据我的判断,徐州会战的时间已经不远了,我们既然决定北上了,那么徐州会战肯定是逃不掉了。”

    “但是,日军动进攻,对我们而来。却是个利好的消息,日军北上,那么他后方必然是空虚的,我们渡江之后,就更容易在江北立足,而且日军跟我军交战,势必会牵扯他们兵力,到时候,他们顾此失彼,南北夹击的战略势必暂缓或者失败!”

    “冷参谋长这个时机选的好,在江北的日军大举进攻之时,我们突然渡江北上,必将一举打乱日军的部署,这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邱青泉眼睛一亮。

    这可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只要能渡过长江,那就等于在江北日军的后背上插上一刀,这对第五战区那是极大的帮助。

    “冷参谋长,你当初提议北上,是不是早就想到了?”廖森问道。

    “我只是从日军的一些迹象中看到他们有南北战略合击的企图,但并不清楚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动,这日本人也不归我指挥。”冷锋笑笑道,身为过来人,当然清楚日军的动向了,虽然不能完全正确,但也能够猜到一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我们不能等了,师座,由您来宣布行动时间吧。”

    “嗯!”邱青泉点了点头,“现在,我命令!”

    所有人全部起身立正,面带严肃。

    “我宣布行动时间定在明天晚上七点,也就是咱们中国人传统的节日,除夕之夜!”邱青泉大声宣布道。

    “具体作战命令请冷参谋长下达!”

    “是!”

    “程刚!”

    “到!”

    “你带领夜叉营天黑之前,从秘密通道出城,伪装成日军,一旦城内打响,迅占领码头,日日本海军司令部等战略要点,最重要的是码头上的船,一艘都不准离开!”冷锋命令道。

    “明白!”

    “巫小云!”

    巫小云站了起来,目光清冷的望着冷锋,眼睛里少了一分柔情,却多了一分杀意。

    “入夜后,你率领夜叉特别行动队,按照之前拟定的次序,将安全区周围巡逻的日军换成我们的人,并照常巡逻。”

    巫小云郑重的点了点头。

    “廖副参谋长,你的一支队一共几个营?”

    “三个营!”

    “你给我留下一个营,其余的你全部带走,攻打挹江门,怎么打我不管,但必须在一个小时内拿下,能不能做到?”冷锋问道。

    “冷参谋长,我把一营给你留下吧。”廖森想了一下,一咬牙道。

    “一营,那可是你手下战斗力最强的主力营?”冷锋有些惊讶,攻坚战,就需要能打硬仗的部队,廖森居然把一营留给自己。

    “没错,是最能打的一营。不过冷参谋长既然要用,肯定要最能打的部队,所以,我把一营留给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