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之超级兵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章 :“绞杀”计划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会也开不下去了,这样,明天上午继续吧。”老蒋宣布道。

    “也好,散了吧。”

    是呀,接下来大家的心思都不在会上了,讨论起来也会精神不集中,还不如暂时休会,大家回去思考完善一下。

    老蒋也就是找个借口,毛庆祥除了这个消息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消息,只不过他没有在会上宣布。

    荣誉一师现在非常危险。

    “怎么回事,日军如此大的动作,为什么之前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你们的情报工作是怎么做的?”老蒋火气很大,一回到官邸,就把侍从室一处的专管情报的组长叫过来一顿狂骂。

    情报组长吓的额头直冒汗,这时候他怎么辩解都没用,索性低头认错的,这样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先生,这件事我也有责任。”林伟是一处的处长。下面人呢办事不力,他这个上司也是有责任的。

    “你别插嘴,关于‘绞杀’计划你们知道多少?”老蒋狠狠的瞪了林伟一眼,喝问一声。

    “先生。这个‘绞杀’计划我们也是刚刚知道,具体计划我们还没有掌握。”情报组长

    “出去!”老蒋轻喝一声。

    “是!”情报组长连忙答应一声,低头退了出去。

    “蔚文,你对日军这个计划有什么看法?”老蒋问道。

    “卑职觉得,这个‘绞杀’计划是冲着荣誉一师而去的。日本人现在恨荣誉一师入骨,同时,荣誉一师也挡住了日本华中方面军北上之路,打乱了他们南北对进,打通津浦路的战略部署,所以,日军现在是欲除之而后快。”林伟分析道。

    “嗯,你怎么看?”

    “卑职觉得,应该马上提醒一下冷锋,让他有个心理准备?”林伟道。

    “提醒。恐怕已经晚了,现在日军的‘绞杀’计划怕是已经开始了,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掌握,如何提醒?”老蒋很生气。

    林伟不敢说话了,老蒋对荣誉一师还有冷锋到底是怎么个想法,他也没有摸透,估计老蒋自己也没有想好吧。

    “那边战局如何?”老蒋想了半天,这才问道。

    “打的很惨,伤亡很大,不过到目前为止。日军还未突破荣誉一师的江防阵线。”林伟缓缓说道。

    老蒋心里某个弦触动了一下,如果之前的战斗都有些取巧的话,可裕溪口和江防这样的战斗恐怕就没有多少取巧的可能性了。

    在淞沪,南京。三支精锐的德械师基本上损失殆尽了,这可是花费多少人力和物力才装备训练起来的精锐部队。

    老蒋心疼呀,何况教导总队还是他最期待倚重的一支,有“御林军”的美誉。

    虽说战前教导总队有一部分军官去接收训练新兵部队了,可装备没了,新部队形成战斗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

    而现在最精锐的部队。都比之前的教导总队差一截,根本无法正面跟日军对抗,所以,在正面战场上几乎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节节败退。

    现在,好不容易出现这样一支部队,还是从敌人占领区心脏带出来的,居然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更是给国府和全世界人面前涨了脸面,维护了国府那一点儿可怜的尊严。

    这支部队绝不容许被日本人吃掉,那样后果会非常可怕,会给抗战的民众的心理带来雪崩坍塌式的效应。

    老蒋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可他的长处却在政治上,他要考虑军事上的得失,更重要的要考虑政治上的得失。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一点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但是,如果要支援荣誉一师,直接派兵增援,时间上来不及,只能从外围减轻他的压力,老蒋脑子里迅速的考虑着。

    “以我的名义给李德邻发一封电报,请他务必拖住日军第13师团,使其牢牢的钉在淮河区域。”老蒋命令道。

    “是。”

    “另外,给顾默三,上官云翔打电话,以军委会的而名义,命令他们审慎主动出击,还有,日战区的各所属部队,也要动起来,主要目的就是,拖住和牵制日军部队支援江北战场。”老蒋继续道。

    这个时候如果再发动一场战役不现实,国府也做不到这样打的消耗,只能给日军制造一些麻烦。

    南京地区已经无兵可调,这是日军现在窘迫的现状,如果日军要增援江北的话,就要从本土或者其他地方征调援兵。

    而在中国的国土上,也就只有两个地方的日军现在可以抽掉过来,一个是东北的关东军,但日军跟老毛子关系紧张,关东军恐怕未必能抽掉部队南下,一个就是杭州的第十军了,距离最近,抽调也最快。

    这也是第三战区的防区,如果能拖住日军调兵的步伐,也算是对荣誉一师的支援。

    “明白!”

    延安,某个窑洞内,烟雾缭绕。

    “这是el从武汉发回来的紧急电报,你们大家看一看,有什么想法,说一说?”当中坐在藤椅上以为高瘦中年人一手拿着电报,一手夹着一根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