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召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一十章 策略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打击很大,他年事已高,妾身恐……”

    张辽对宫祟这个传说中的南华老仙没有任何同情,他漠然道:“道家最讲究修心养性,如果他连这点心性也没有,活着也是辱没了黄老。”

    他从是后世知道,历朝历代,独汉以强亡,其灭亡固然因素颇多,但至少有一半的因素在黄巾之乱上,也就是张角和南华这对罪魁祸首身上。

    他本也以为黄巾起义,是官府昏聩,欺压百姓激发的民乱,但他当初从皇宫里得到上万卷书籍,看过其中一些记载,知道黄巾之乱并非只因为官府盘剥压迫,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张角的野心。

    从那些记载中他统计过,从灵帝亲政到中平元年黄巾乱起的十五年间,大汉发生战乱近三十次,但地方民乱仅有两次,其余九成多为异族之乱。由此可见虽然朝政混乱,但百姓生活还勉强过得去,当时并没有多少百姓造反。

    汉代的田赋并不高,民难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天灾,也就是汉末的小冰河时期所致。在灵帝当政期间,发生大规模天灾十数次,包括水灾、旱灾、疫灾、震灾等,受灾范围都很大。对此,灵帝也不是全无作为,采取了致送医药、拜天祈雨、修建河渠、减免田租等荒政。

    其间又发生了四次瘟疫,前三次灵帝都有赈灾,唯有最后一次因国库空虚,没有致医药,当时灵帝还在西园卖官敛财呢,而张角便是在这次疫灾中趁机施符水,发展壮大了太平道。

    转变就发生在中平元年黄巾之乱,从黄巾之乱后,或许是缘于对百姓的怨恨,灵帝才变得更加恣意荒唐起来,此后非但没有赈济百姓,反而加重赋税,导致民不聊生,此后不到六年之间便发生了十数次民乱。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黄巾之乱的疯狂破坏和劫掠,引发了大范围的民不聊生,让朝廷不得不放开兵禁,令地方郡守和豪强自募兵马,从此天下失控,大汉这栋大厦开始无可挽回的崩溃起来。

    而这个崩溃带来的后果是毁灭性的,如今的人还只是刚刚意识到这一点,并不知道后来的可怕。

    只有张辽这个来自后世的人才知道,大汉崩溃之中,诸侯逐鹿中原,大伤元气,而北方异族趁机强大起来。到了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异族更是加剧入侵中原,这些野蛮异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一百多年后的西晋永安元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又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他们一时吃不掉,便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

    而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夜间供士兵***白天则宰杀烹食。

    在羯赵的统治下,汉民族几乎灭族。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只剩下四百万,冉闵破邺之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

    汉族百姓遭此惨祸,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三国时期汉族人口的急剧下滑,综合实力大降,否则哪由得异族嚣张!

    后世很多砖家说什么五胡乱华是民族融合,褒扬不已,说什么融合就需要牺牲,张辽对此嗤之以鼻。民族融合的方法多了去了,凭什么是那些异族几乎杀尽我们汉族百姓,而且是这种残酷的方式,如果那些砖家处于这个时代,恐怕就不会那么说了,他们从来不会去从人性的方面去考虑。

    民族融合可以,但要按照他的方法来!

    所以张辽在并州对匈奴开刀,一举击破南庭,主导匈奴融入汉民族,至于那个羯族,匈奴别部、石国后裔、白种异族,早就在并州之战中让张辽斩尽杀绝了。

    归根结底,汉族的衰弱还是从黄巾之乱开始,所以张辽在极力挽回这一切,最大限度保留汉民族元气。

    如今他虽然搞定了太平道,但他知道,青州百姓素来崇信神仙,这是一种固有的挂念,数千年都难以消除,绝不是他一言半语能改变的,他毁了黄天太乙,但这些百姓迟早还会树立起黑天太乙、白天太乙。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宗教是难以避免的,关键在于引导。

    何况他如今只是毁了太平道的总坛和部分信仰,青州很有很多崇信太平道的地方,都需要引导。

    他看向太平道圣女:“本官不反对导人向善的传道,但是从今往后,凡在青州传道,必须经过本官审核道义,发放道碟,才有资格传道,若是没有道碟就妄自传道,莫怪本官刀下无情。”

    圣女没想到张辽竟然会在传道上松口,不由大喜,忙伏拜道:“多谢使君,使君之明,烛照四方,我等不及。”

    张辽摆了摆手:“莫说好听的,宫祟还是不能放,汝倒可以出去,带几个良善的、有威望的贤良师,去将各处的太平道都引导起来,改了教义,莫要再为恶。”

    “改教义?”圣女迟疑道:“妾身不知怎么改……”

    张辽道:“自古医道不分家,往后太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