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之文豪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687【七轮决选】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发现了胚胎发育中的组织者效应”。

    周赫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都不需要沙逊家族再买通媒体,整个欧美的报纸杂志都一窝蜂报道。

    没办法,周赫煊被刺杀是热点,诺贝尔文学奖也是热点,这两大热点撞在一起,立即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吸引来全世界的目光。首发..

    英国《泰晤士报》如此评价:“周赫煊无疑是当今最伟大的作家,他的《神女》气势恢宏又奇幻瑰丽,粗犷中带着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一个血腥、愚昧、冰冷、颠倒黑白,而又潜藏着无限生机的中国。他让西方认识东方、了解东方,他是东西方的一座文化桥梁。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

    法国《费加罗报》的评语则更加浪漫:“作家是世界的影子,用虚无轮廓映射真相。而周赫煊,则是那个投下影子的人,他在散发耀眼光芒。”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热情赞扬道:“每当巨人行走一步,都会在地面留下深深的脚印,我们只需要踏着他的足迹前行。在文学界,周赫煊就是这样的巨人,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开创了一个时代,让无数后来者追寻其脚步。”

    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正在赶往伦敦,如果不出意外,周赫煊将是这本杂志的某期封面人物。

    至于中国那边,已经闹翻天了……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