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过海(七)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海的一些贝类软体动物壳内取得的。那种生物近海潟湖内到处都是,虽然单个产珠的几率不大,但胜在基数庞大,且这么多年积攒下来,本岛一些土人们手里有大量的黑珍珠也就不奇怪了。”探险队员继续兴奋地解释道,“看来这附近的环境一定非常适合那些能够产生黑珍珠的贝类动物的繁殖,队长,这也许是个了不得的宝藏。我们甚至可以采取农业部提出的人工养殖的方法,人为对这些贝类动物进行植核手术,以刺激其产生黑珍珠。”

    其实这位探险队员说的没错。塔希提岛就是后世黑珍珠的主要产地,占全球产量的95%以上。这里的海水水温(24-29c)非常适合黑嘴唇母贝的生长与繁殖,后世塔希提人就通过人工养殖的方式——在海底放置捕苗器以捕捉贝苗——获取了大量的珍珠。这些珍珠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纽扣形甚至环形等各种形状,直径普遍在8-16毫米之间,色泽也不全是黑色,也有诸如孔雀绿、紫色、棕色、浅灰色等各种颜色。

    在19世纪的时候,这种珍珠被智利人、美国人大量捕捞,然后出口至东亚和欧洲,获取了相当惊人的巨额利润。在欧洲,这最初被人拿来作为衣服上的纽扣,而在中国,则被用来镶嵌作为珠宝饰品的一部分,被称做南洋黑珍珠,非常昂贵。

    昂贵的东西自然会引来外人的极度觊觎,因此到了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整个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海域的黑珍珠资源几乎已经完全枯竭。不得已之下,当地人开始通过人工养殖的方式培育珍珠,即通过在黑嘴唇母贝的体内植入珠核的方式,以刺激贝体外套膜分泌珍珠质层而形成珍珠。

    此时东岸人当然也可以这么做,这并不存在什么不可解决的技术障碍。只要多摸索、多试验,那么就总会找出人工培育黑珍珠的一套方法的。

    “想办法将土人们手里现有的黑珍珠都交易过来,大家也都捞些外快,作为对此次出海的补偿。”张金华看着大伙乐呵呵地说道,“以后我们要彻底占领这座岛!我们要在这里种甘蔗、种来檬、种菠萝、种香蕉、种香草,我们还要在这养殖黑珍珠,这个岛以后一定会成为整个华夏东岸共和国最富庶的地方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1648年7月10日,眼看在塔希提岛上也耽搁了一个月了,该找的东西差不多也都找着了后,张金华便下令大家登船返航,准备前往澳洲休整。他们抵达澳洲后,将会通知金山港方面尽快着手送一批人和装备到岛上去,这个岛的价值极大,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战略价值(处于东南信风带内,是南太平洋环流航线的关键一环)都十分巨大,放弃实在是太可惜了。后世的时候,为了这个岛的归属,几大列强还很是争夺了一番,最后才由法国人掌握了这个至关重要的南太平洋岛屿。

    而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于是张金华没有将所有人都撤走,他在岛上留下了16名探险队员和16名身强力壮的水手,同时将武器、补给、牲畜和所有种子都留给了他们,让他们安心在现有的营地内等待几个月,到时候自会有从澳洲过来的船只派人来接替他们。

    安排完这一切后,“探索”探险船便带着大量保存好的甘蔗、来檬植株,缓缓离开了潟湖,然后驶入了大洋,朝澳洲方向航行而去。(未完待续)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