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一章 诸子论典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到鸿儒大会,其实就是张让提议出来,讨好汉灵帝的。鸿儒大会的目的有二,其一就是各地大儒跋山涉水齐聚京城,说明天下已经太平。其二,儒士讲经论典、歌功颂德。如此就成汉室中兴,皇帝老儿高兴。

    蔡邕还没有开始主持的时候,张让拂尘一甩,走出来道:“陛下雄才大略,只是半年,便平定了百万黄巾叛乱。陛下十全武功,便是秦皇汉武,也没有这样的功绩。匈奴乌丸,闻之丧胆。纷纷遣使称臣。陛下中兴。重开盛世。万邦来朝,天下之生灵,得以安居乐业,皆陛下之功德也~。”

    这话把汉灵帝说的,浑身通畅,飘飘欲仙。

    曹操闻言,暗道:“就嘴好使。”

    汉灵帝高兴了,谁敢不让他高兴。群臣互相看了看,齐道:“陛下十全武功,重开盛世,功德之高,还在高祖、武皇帝之上,万民安居,皆陛下所赐也。”

    随后,数千儒士也是一起赞颂。

    这些儒士,可说代表了天下所有的读书人,被天下所有人赞颂。就算是刘邦刘彻也没有实现了,而汉灵帝刘宏实现了。他岂能不高兴,简直高兴的合不拢嘴。而开鸿儒大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而儒士们,也有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次官方的正规鸿儒大会,结识各地大儒,成就名声。

    因此,汉灵帝被“吹上天”后,鸿儒大会,也就开始了运转。

    “有请诸位儒家代表,登台讲经!”

    这里的讲经,不是经文,是六经。

    曹操撞了一下秦峰的胳膊,道:“子进,行不行?我可告诉你,这些都是大儒,说不出来个一二三,就毁名声了。”

    秦峰微微一笑,他自有计较。

    而大殿门口,刘备甩着耳朵张望,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他上不去,上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秦子进就能说出来?他坑蒙拐骗是把好手我信,讲经论典?他看过六经吗?”

    秦峰“这辈子”的确还没有来得及看六经。

    蔡邕等五人谈论了一番后,确定了宋忠第一个登台,赵商第二个登台,法衍第三个登台,孔伷第四个,秦峰作为主办方的代表,最后一个登台。

    少顷,错落洋溢的讲经声传来,数千儒士静听,不时摇头晃脑,心中印证。而汉灵帝哈气连连,十分没有意思,不免隐秘中出手,就在身边宫女身上乱摸,摸的宫女脸红,这才十分有意思起来。

    一炷香时间后,大殿西北角的席位间。

    司马防训斥道:“仲达,好好听宋忠先生讲《尚书》,你闭着眼睛算什么?”

    谁知小司马懿闭目道:“这叫眼不见心不烦也……。”

    司马防大怒,然而司马懿又说了,“这位宋忠先生,一直翻来覆去说商纣,他这是在影射当今。似乎卢植大人就是比干,皇甫嵩大人就是闻太师,但是有什么用呢?这世道,还是要乱的,所以说发牢骚没用……,呜呜~。”

    司马防急忙捂住了儿子的嘴,他恼怒儿子不听话,但他又不得不佩服儿子小小年纪就有超然的见识。他跟所有的天才父亲一样的想法,“我儿子是天才,一定要好好教育,将来,光耀门楣就全靠他了。”

    司马防松开手,道:“博取众家之长,才能够丰富自己,别老是看别人的短处。你一定要记住,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咱们家才是最重要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小司马懿深以为然,道:“孩儿将来,一定光耀门楣,能多光耀就多光耀……。”

    经过几轮热烈的掌声,轮到孔伷这位大儒登台了。

    孔伷不愧是后来成为名士的大儒,他将注解的《春秋》讲出来后,引起太多的喝彩。

    然而在大殿东南角,一个粉嫩的小孩,已经趴在了案几上,羽扇盖住脸,不一会打起了呼噜。

    诸葛珪听到精彩处,忽然听到呼噜声,大怒,拍了案几。

    诸葛亮当时就机灵了过来,一抹嘴上的口水,拿扇子正冠道:“父亲,讲完了?可以回去吃饭了!”

    “吃饭?”诸葛珪那叫一个气,哆嗦道:“你非把老夫气死不可!”

    小诸葛亮摇了摇小羽扇,道:“父亲大人切莫生气,台上那人也敢解释《春秋》?他翻来倒去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就是让所有人春秋大义效忠汉室。但是,也要看人的。以孩儿看,天下早晚大乱,汉室里面若是出不来人……。”

    诸葛珪急忙捂住了诸葛亮的嘴,语重心长道:“将来不论发生什么,一定要忠于汉室,忠于朝廷!”

    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蔡邕起身,道:“下面,就有子进先生,登台!”

    秦峰起身的时候,大殿陷入了沉静。

    众人的目光,集中在这位强势崛起的年轻人身上。许多人不免想到,“这位秦大人打仗是把好手,就是不知道儒学如何?是大老粗,还是文武全才?”

    小司马懿和小诸葛亮,也难得认真了起来。别看他们人小,但已经研究过秦峰了,便感到,这位将军在黄巾战场上展现的军事才能,真是天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