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巨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七十一章 何时立宪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咸丰驾崩之时奕訢就来电问过,事隔一年又巴巴的微服前来上海。

    看样子,对方对于推行虚君立宪很是急迫,是因为他自己对目前的权势不满意?还是为着大清江山社稷考虑?对方身为当今皇叔,又是八大顾命大臣之首,且深的慈安皇太后的信任,说是权倾天下也不为过,看来应该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着想了。

    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不论是虚君立宪还是共和立宪,都是一件极为慎重的事情,六爷应该知道,英吉利、美利坚立宪前后都经历了长达十年之久,大清对于立宪的准备才多长时间?”

    “早在先帝允准变法革新,推行新政之时,我就已经为虚君立宪做准备。”奕訢缓声道:“我聘请了一些幕僚,在参照英吉利和美利坚的宪法制度的基础上,再结合大清的律例,编纂了一部宪法.......。”

    听的这话,易知足不由的轻笑道:“还真是巧了,我也组织了大量的人手编纂大清宪法,只不过,进展颇慢,六爷既然也编纂了一部,不妨让他们借鉴一番。”

    易知足也在着手编纂宪法?奕訢心里一沉,元奇终究还是想取大清而代之!否则怎会组织人手编纂宪法?他当即不动声色的道:“如此甚好,我即刻着他们来沪,两班人马共同探讨,以取长补短,去芜存菁。”

    “我也正有此意。”易知足笑道:“立宪主义始于西洋,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背景和传统,有着鲜明的西方特色以及民族精神,咱们东方有着悠久的文明,有着底蕴深厚甚至是深入骨髓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最好的制度,只有最适合的,制定宪法,这些因素都必须要考虑进去,而且还要符合咱们大清当前的国情,说实在的,这部宪法不好制定,我这里虽然不缺乏了解西洋,精擅西洋立宪主义的学者,但却缺乏国学底蕴深厚的名家大儒和精擅大清律例高手,若能合二为一,必然能编纂出一部既有东方特色又合乎当前国情的宪法。”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这话倒是让奕訢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想想也确实是不无道理,他不由的一笑,“桔生于淮南谓之桔,植于淮北谓之枳。”

    “对,这就这个理。”易知足颌首道:“西洋确实有不少好的东西,但咱们不能只是单纯的生搬硬套,尤其是制度,必须妥加改善以适应和符合咱们的实际情况。”

    稍稍沉默,奕訢试探着问道:“国城兄似乎并不急于推行立宪?”

    “确实不着急。”易知足何时道:“立宪不是小事,光是有一部好的《宪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立宪的基础,要推行虚君立宪,必须有一定的法律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等等,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另外,要推行立宪,还必须有强大的支持立宪的阶层,而且要尽可能的争取更多的阶层支持,士绅阶层不会成为推动立宪的主力,迫切需要立宪的是新兴的资产阶层,也就是商贾!”

    听他这么一说,奕訢脸色不由的有些难看,要满足这些条件,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甚至十年八年也未必能够满足的了,他有些不甘心的道:“咱们这是自上而下的推行立宪.....似乎没必要如此谨慎吧?”

    “是,自上而下的推行立宪,会顺利很多,但有些基础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立宪就是虚有其名。”易知足缓声道:“比如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就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得让民主自由人权等思想深入人心,这些年元奇的大小报纸不遗余力的持续宣扬西方的启蒙思想的各种制度,实质上就是为立宪奠定思想基础........。”

    “既然是自上而下的推行立宪,完全可以先立宪,再宣扬普及这些思想。”奕訢道:“如此,效果将会更好。”

    易知足没接他这话茬,看着他沉吟了一阵,才沉声道:“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民族问题,朝廷虽然废除了八旗制度,但是立国二百年来,首崇满州,这是不争的事实,若想虚君立宪,必须有效的缓和民族问题。”

    稍稍沉默,奕訢才道:“国城兄不也说过,本朝立国二百年,大清正统已是深入人心。”

    “不错,这话我是说过,而且在很多场合说过。”易知足颌首道:“这并非是违心之言,而是事实,大清立国二百年,政权的正统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谁也无法抹杀这一点,确实是深入人心。

    不过,六爷想过没有,一旦民主自由等思想普及,占据人口绝对多数的汉民族会不会有人翻旧账?其他各族诸如藏、回、维、苗等族会不会翻旧账?”

    听的这话,奕訢顿时无语,大清统御华夏二百年,一直都是首崇满洲,拉拢利用蒙古,打压其他各族,一旦虚君立宪,这些民族得势,会不会翻旧账还真是很难说。

    见他不吭声,易知足缓声道:“在我看来,朝廷不应该急于立宪,应该先行打好立宪的基础,宣扬民主自由思想,普及推广法制,提高商人地位等等,重点则在于缓和民族关系,宣扬中华民族观念,推行民族平等,合理安排朝廷重臣。”

    说到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