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文宗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太极宫中论科考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数月,进言的事情压根就没有干过。要不是也没说过什么媚上的话,差点就让人以为这是个谀臣了。

    虽然不知道罗彦将要说什么,但是记录下来,总归是没错的。

    “科考之事,有诸多益处。然如今科考虽然盛行,可是依旧有诸多弊端。”

    “哦,你且详细说来。”

    “首先,这生员的来路就是一个问题。经下诏开放了科考生员的资格。但是这还不够≥我所知,这些年各个州县对于贫寒士子的科考资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放。”

    罗彦说的意思李世民明白,原本科考就是为了解决知识垄断,如今还有着诸多的限制,自然是大问题。扭头向身边的中书舍人说道:“此事你等谨记在心,加上稍后罗彦所言有理之处,一并拟成诏书,着三施行。”

    “那还有呢?”

    “其次便是对科考制度的革新。”

    这一句话可是让李世民非唱异:“怎么,你觉得如今的制度还有不足?”

    “不仅是有,而且是相当大的不足。先前只是说了生员来路。这会儿微臣便以生员参加科考的过程向陛下说明。”罗彦拜了一拜,说道:“首先便是这主考官的问题。国朝以来,科考七次,皆是遣一吏部考功员外郎作为主考。”

    “难道,这有什么不对么?”

    “考工员外郎本就是闲职,明经科还好一些,毕竟其答案皆有定数。然进士科以策论取名,士子所言之时务,岂是一考工员外郎可裁定的。故此,主考当委以三省六部之主官,谙熟国事者当之。”

    对于这一条,李世民有些不置可否,反正现在疡出来的进士,并没有差劲到哪里去。

    见李世民沉默不语,罗彦没有中断,而是继续说道:“其次便是这行卷。”

    “哦?行卷怎么了?”

    “微臣年前在这京中,偶知科考过后,行卷盛行,甚至影响到了取名。此事甚为不公,以是专门提出来,向陛下禀报。”

    种种关节李世民此前并不知悉,如今听得罗彦说来,颇为好奇的同时,也觉得里头大有问题。而李世民身边的起居郎和中书舍人一干文人,此刻却惊的面如土色。

    罗彦这是要捅破天的节奏啊,直接对这些弊病大动刀斧了。

    “时务策经过改制,考生入了考场,便会公布出来。此事原本就是考验急智和才学的东西,偏生要被行卷干扰,岂不是有失公允。而且行卷好坏全凭考官好恶,岂不是有所偏颇。”

    “此言有理。那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疵呢?”

    “每逢科考,便召集一些笔吏,将考卷编号誊抄糊名。待甄选出等次,再将原来的考卷对照,若是无误,便可以此瓤。”

    罗彦此言一出,便有一人在旁惊呼:“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想那科考士子数千,若是这般疵,靡费甚大。而且士子都是要在京中等候出榜的,这般迁延时日,只怕会有人承受不了。”

    便是李世民,此事也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这样一来,岂不是要耽误好些天才能够完成?”

    对此罗彦只是笑笑:“陛下,若是得一贤才,莫说是一年消耗这点钱财,便是更多,也是值得的。故人千金买马骨,难道而今科考一出,燕台就垮塌了么?何况据我所知,科考过后,吏部尚需铨选,好些人还要等着授官。这段时间,还不如让前来科考的士子向朝中大臣行卷,若是真有才学,也不担心朝中诸公无有青眼。”

    思虑再三,李世民终于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此事也提上议程。罗彦,还有没有什么问题,也一并说来。”

    “最后一件,便是请陛下,不要堵塞了举荐的门路。科考虽好,依旧有种种弊端,若是陛下因此便利便甚为倚重,怕是将来乡野遗贤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

    李世民沉默良久,随后吩咐中书舍人:“罗彦方才所说,悉数记下来交付三省办理。此外,罗彦举荐贤才,针砭时弊,于国有功,赏锦帛百匹,金百斤。另下诏,让朝臣举荐贤才,莫要藏私。”

    罗彦听得李世民这样的吩咐,一阵欣喜。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ba.com]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