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八一章 据不知情(第一章)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今日有事情问你们,头年秋粮入库时,泉州府南安、同安多地有抗粮之事生”

    吴原老奸巨猾,沈溪还没说完便赶紧抢白:“大人,此事下官完全不知情。”

    又来死不承认这招。

    “不知情?”沈溪皱了皱眉,“抗粮案本是泉州府上报朝廷,朝廷还因此特与嘉奖,你们作为知府衙门的人都不知情,那就是说,知府张濂谎报案情?”

    吴原这才意识到自己话说得太早了,这事儿他想赖着不知情不可能,只是知府衙门上报时,有意隐瞒了风灾、虫情和百姓的困苦,让朝廷以为地方乱民闹事,但事态很快平息下去,这才予以奖励。

    吴原连忙改口道:“下官记错了,下官对此却是知情的。”

    沈溪脸上稍微抽搐一下,显得很生气:“既然知情,你就跟本钦差说说。这抗粮案,是怎么回事?”

    吴原不由恨自己话说得太早,但还是把之前泉州府上奏内容,大致跟沈溪重复一遍:“匪等人,乱时身死者十数人,余者囚押于府衙大牢,横死者又有数人,但其后有人意图劫狱,知府大人怕事久生变,将人转押于福建提刑按察使司,结果路上数人具都怖”

    这是死无对证!

    头年里抗粮案的重要人物,要么在叛乱生时当场被格杀,要么在牢房横死,要么转押福州途中怖总之,就是不留活口,让你查无可查。

    不过,地方官府却可以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乱民进了牢房,审案时不用点儿刑罚能招供?大刑侍候后身体虚弱,横死和怖极为正常连京师诏狱被严刑致死的朝官都一大堆,礼部侍郎程敏政尚且不能自保,岂能对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衙门要求太高?

    就算给报个横死或者病故,朝廷也不会追查,死了就死了,这时代的人命就是如此不值钱!

    沈溪轻叹一声,继续道:“那今年的抗粮案,又是如何因由?”

    吴原愣了愣,随即哑然失笑:“大人说错了,如今夏粮未收,何来抗粮案?”

    “本钦差自泉州返乡首途中,路过同安等地,沿途均见有乱民闹事,闻之乃是去年抗粮案的延续”

    “泉州各地经历飓风,其后又有严重的蝗灾,庄稼本就歉收严重,加之盗匪四起,百姓温饱而不得,何来收成交粮?民乱具都因地方衙门有意向朝廷隐瞒灾情,粮税不得减免,反倒以贼事增加税赋,大肆摊派所致”

    沈溪越说,吴原越惊,沈溪知道的显然比他还多,这说明,朝廷派有专人调查案子。

    此时吴原不敢再胡乱说话,他心里打定主意,就算被打得屁股开花,也绝对不能承认这不是丢饭碗的问题,是要掉脑袋!

    沈溪说完,看向吴原身边的何文珠,问道:“何检校,你可知情?”

    “下下官不、不知情。”

    何文珠连官品都没有,在知府衙门就算有点儿势力,也根本祷起这泼天的罪责,被沈溪一问,吓得声音都结巴了。

    沈溪冷声喝道:“既不肯检举,那就是与案犯张濂属于同党来人啊,一人打二十棍,拉下去自省!”

    吴原和何文珠一听,这就要打?既然打我们,那刚才苏衡杨和张褚你怎不打?

    不对啊,苏衡杨和张褚可是招供过的,人家承认知情,就不用挨打,我们没招就要先挨二十棍?

    在吴原和何文珠被打的时候,下一拨人又被拉到堂口,听到堂下二人被打出的惨叫,外面两位已经在为屁股默哀。

    沈溪的提审,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把泉州府衙和晋江县衙上下都审问一遍,只有几名无关重要的官吏疡了“招供”,其实也是在沈溪武力和威吓下,知道事情藏不住,勉强招供,但尚不足以作为指证张濂玩忽职守以致地方民变的证据。

    玉娘看沈溪一本正经审案,心头的担心在逐步积累,她最怕的是沈溪经验不足,如此草率审案,只要府县两级衙门的官吏一口咬定绝无此事,沈溪担待不起扰乱地方官府施政的罪责。

    审案刚结束,玉娘就赶紧向沈溪提议:“沈大人,我看还是将张知府押解京城,交由刑部审讯为好。”

    沈溪审问过后,虽未取得太大进展,但他脸上神色依然很轻松,笑着问道:“玉娘是怕我立功心切,用的手段极端,会祸延到你身上?”

    玉娘其实对于自己是否被牵连并不怎么在意,她是被刘大夏派来侦查案子的,刘大夏言明,只要有确凿证据证明张濂有罪,她有权调动卫所拿人。

    玉娘道:“如今审案没有进展,沈大人还能笑得出来?”

    “或许我与玉娘看到的有些不同吧,玉娘看到审案没有进展,获得的证词定不了张濂的罪,可玉娘忘了,如今起出张濂窝藏的赃银,同样可定他个贪污受贿之罪。”

    玉娘摇了曳:“大人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沈溪笑了笑,他当然知道玉娘说的是什么意思。

    只是因张濂拿出银子来贿赂他,并不能证明张濂犯下贪污受贿罪。张濂是进士出身,他堂哥张璁是明成化己丑科进士,家族在云南那边风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