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刻拍案惊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三十二 张福娘一心贞守 朱天锡万里符名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诗云:

    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

    话说天下凡事,皆由前定。如近在目前,远不过数年,预先算得出,还不足

    为奇;尽有世间未曾有这样事,未曾生这个人,几十年前先有前知的道破了,或

    是几千里外恰相凑着的,真令人梦想不到,可见数皆前定也。

    且说宋时宣和年间,睢阳有一官人,姓刘名梁,与孺人年皆四十外了,屡生

    子不育,惟剩得一幼女。刘官人到京师调官去了,这幼女在家,又得病而死,将

    出瘗埋。孺人看他出门,悲痛不胜,哭得发昏,倦坐在椅上。只见一个高髻妇人

    走将进来道:“孺人何必如此悲哭?”孺人告诉他屡丧嗣息,止存幼女,今又夭

    亡,官人不在家这些苦楚。那妇人道:“孺人莫心焦,从此便该得贵子了。官人

    已有差遣,这几日内就归。归来时节,但往城西魏十二嫂处,与他寻一领旧衣服

    留着,待生子之后,借一个大银盒子,把衣裙铺着,将孩子安放盒内,略过少时,

    抱将出来,取他一个小名,或是合住,或是蒙住,即易长易养,再无损折了。可

    牢牢记取老身之言!”孺人妇道家心性,最喜欢听他的是这些说话。见话得有枝

    有叶,就问道:“姥姥何处来的,晓得这样事?”妇人道:“你不要管我来处去

    处。我怜你哭得悲切,又见你贵子将到,故教你个法儿,使你以后生育得实了。”

    孺人问高姓大名,后来好相谢。妇人道:“我惯救人苦恼,做好事,不要人谢的。”

    说罢走出门外,不知去向。

    果然过得五日,刘官人得调滁州法曹掾,归到家里。孺人把幼女夭亡,又逢

    着高髻妇人的说话,说了一遍。刘官人感伤了一回,也是死怕了儿女的心肠,见

    说着妇人之言,便做个不着,也要试试看。况说他得差回来,已此准了,心里有

    些信他。次日即出西门,遍访魏家。走了二里多路,但只有姓张、姓李、姓王、

    姓赵,再没有一家姓魏。刘官人道:“眼见得说话作不得准了。”走回转来,到

    了城门边,走得口渴,见一茶坊,进去坐下吃个泡茶。问问主人家,恰是姓魏。

    店里一个后生,是主人之侄,排行十一。刘官人见他称呼出来,打动心里,问魏

    十一道:“你家有兄弟么?”十一道:“有兄弟十二。”刘官人道:“令弟有嫂

    子了么?”十一道:“娶个弟妇,生过了十个儿子,并无一个损折。见今同居共

    食,贫家支撑,甚是烦难。”刘官人见有了十二嫂,又是个多子的,谶兆相合,

    不觉大喜。就把实情告诉他,说屡损幼子及妇人教导向十二嫂假借旧衣之事。今

    如此多子,可见魇样之说不为虚妄的。十一见是个官人,图个往来,心里也喜欢,

    忙进去对兄弟说了。魏十二就取了自穿的一件旧绢中单衣出来,送与刘官人。刘

    官人身边取出带来纸钞二贯答他。魏家兄弟断不肯受,道:“但得生下贵公子之

    时,吃杯喜酒,日后照顾寒家照顾够了。”刘官人称谢,取了旧衣回家。

    不多几时,孺人果然有了妊孕,将五个月,夫妻同赴滁州之任。一日在衙对

    食,刘官人对孺人道:“依那妇人所言,魏十二嫂已有这人,旧衣已得,生子之

    兆,显有的据了。却要个大银盒子,吾想盛得孩子的盒子,也好大哩。料想自置

    不成,甚样人家有这样盒子好去借得?这却是荒唐了。”孺人道:“正是这话,

    人家料没有的。就有,我们从那里知道,好与他借?只是那姥姥说话,句句不妄,

    且看应验将来。”夫妻正在疑惑间,刘官人接得府间文书,委他查盘滁州公库。

    刘官人不敢迟慢,分付库吏取齐了簿籍,凡公库所有,尽皆简出备查。滁州荒僻,

    库藏萧索,别不见甚好物,独内中存有大银盒二具。刘官人触着心里,又疑道:

    “何故有此物事?”试问库吏,库吏道:“近日有个钦差内相谭稹,到浙西公干,

    所过州县必要献上土宜。那盛土宜的,俱要用银做盒子,连盒子多收去,所以州

    中备得有此。后来内相不打从滁州过,却在别路去了。银盒子得以不用,留在库

    中收贮,作为公物。”刘官人记在心里,回与孺人说其缘故,共相诧异。

    过个几月,生了一子,遂到库中借此银盒,照依妇人所言,用魏十二家旧衣

    衬在底下,把所生儿子眠在盒子中间,将有一个时辰,才抱他出来,取小名做蒙

    住。看那盒子底下,镌得有字,乃是宣和庚子年制。想起妇人在睢阳说话的时节,

    那盒子还未曾造起,不知为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