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边军一小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4章 新附军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各驿站收入再多,也不够沿途来往官员吃喝的。

    驿站是交通枢纽,不过飞报军务、传递文报、转运物资等军事用途更多,现在宣府镇的驿卒们,或是只收租,或让老婆孩子经营商事,自己专心军邮事务,否则差事没了,一切的收入也就没了。

    王斗到任后,从宣府镇城到万全右卫、还有塞外兴和所这条道,不但各驿站大变样,官道也通过整改,平整好走。现在各驿路的仓库内,都囤积了大量的辎重粮米,运送时,也是一站一站的接力。

    靖边军军律,是每行军十里休息一刻钟,按行军速度,正好一部分士兵,可以到达一个驿站,在附近休息,饮用热水。吃几个热腾腾的包子补充体力。

    从现在开始。沿途各个驿站,也是日以继夜的做包子,篜馒头,烙大饼。煮肉汤等。

    玄武军中营羽骑兵。在八月一日。就越过野狐岭,到达兴和所,二日。玄武军左、右两个乙等营,也越过野狐岭,三个营,万余将士,全军到达兴和所、沙城一带。

    此时算是后世阳历的九月,颇有肃杀之意,虽说天高云淡,风清气爽,青草也长得茂盛挺拔,不过一些山地平川的草地,还是略显枯黄,白桦树与落叶松,也变换了叶子的颜色,甚至一些变为金黄。

    一些没见过塞外风光的玄武军战士,不由大声赞叹,感觉塞外景色,与中原颇有不同。

    韩朝到时,兴和所,沙城,灭胡海等地已是大变样,无处的辎重汇集到这,来来往往的民夫与商队聚集,各屯堡与商民村寨,都挤满了人,这块塞外之地,热闹得象镇城。

    不过民夫与商队,只将各样物资运到这里,余者继续西行,要靠辎重营,还有玄武军战士运送。

    下午申时,军部的大纛旗,在哈流土河边高高飘扬,旗冠,是巨大的白银玄武雕塑,旗的上端,两个玄武图案,下方,是浪涛日月纹饰,代表玄武军标记。

    这种大纛旗,只有军将与营将才能拥有,也在扎营时才有使用。

    余者行军时的方旗,较为轻便,而且除了旗冠各军雕塑,旗内只有日月浪涛,没有朱雀、玄武等图案。

    大军到后,三营将士,皆驻扎在哈流土河边上,野花似的帐篷密布草原,一甲人一个帐篷,因为这片地方,属于绝对安全地带,所以没有制木墙,挖壕沟,只在营地周边,撒上铁蒺藜,安排巡逻人员。

    在这日下午,驻牧滦河一带的新附军蒙古人约三千骑,经满套儿西北,还有平定堡等地,也西行到了沙城一线。

    他们新附营将官,便是此时千总军职,都尉勋阶的曾就义,沈士奇统管忠义营与新附营,曾就义分管新附营营事,内也有靖边军一总,设镇抚、抚慰等官。

    二人都是属于残暴不仁的人物,不论忠义营,或是新附营人等,对他们都是敬畏有加。

    后勤司大使齐天良,辎重营将官孙三杰,早到达沙城地带,对玄武军、新附军的到来表示欢迎,供应了大量热水,还有众多的猪羊,款待韩朝等部将士。

    长途行军,若扎营后有条件用热水洗个脚,第二天都可以走得更远,也不容易生病,有热饭热菜吃就更理想了。

    ……

    高大魁梧,满脸横肉,长得与沈士奇一样凶恶的曾就义领这些蒙古人到来,虽营内有三千骑,不过却是分属多个部落,很多还是丁口不多的小部落。

    最大一个部落,不过才出了五百兵,有些小的部落,只能够征出几十个兵丁,这些归顺部落兵,满五百人,给他们一杆靖边军千总旗,满两百人,给他们一杆把总旗。

    他们属于中军直辖,所以旗帜金色包边,旗冠上,也是日月浪涛的铁雕,不过他们每总每部,还举着挂着狼皮的苏鲁锭,形状各异,代表他们自己部落的风格。

    对他们管理,目前幕府参于不多,只在驻牧地,设了民政司、归化司等一些官员,指导他们养鸡养鸭,还有办理票照什么。

    不过有一点,是早就整改的,便是服饰改回原式。

    皇太极登位后,便严令境内汉、蒙等,辫发衣衫皆如满式,违令者斩,所以慢慢的蒙古各部,穿着打扮,也如满洲样式起来,箭袖,歪歪斜斜的纽扣式衣衫。

    在幕府命令整改下,他们又改回了原蒙古人打扮,右衽袍服。

    此次出征,他们缴了一部分牛羊鸡鸭给后勤司作为军粮,各部兵丁,还带了一些奶酪、硬肉,干粮等物,不过他们粮草供应,很大部分,还是由靖边军统一供给。

    毕竟这些蒙古部落携带粮食作战,有若古时的日本武士,还有中世纪欧洲骑士一样,弊端明显,携带的食物五花八门,有好有差不说,多寡也不相同。

    打仗一段时间后,有的部落还有一月补给,有的只余五、六天了。

    这显然不利战事,统一供给是用必要的。

    他们在玄武军左向扎营,由于自带帐篷,每人有一顶小帐篷,款式五花八门。

    韩朝很仔细看了他们营地,他观史书,蒙元时期,蒙古军队的营地是很警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