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边军一小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3章 恶之花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纪君娇带王斗来到少夫人别院,她推王斗进去后,又笑嘻嘻的带上门。

    王斗进去后,就见里面锦帐围屏,同样摆了一桌酒菜,少夫人坐在不远处,她迸琵琶,低垂着头,脸颊如同抹上胭脂般羞红。

    王斗在酒席边自斟自饮,听她弹了一会琵琶,他拍了拍自己大腿:“过来这边坐。”

    少夫人轻声应了声,她放下琵琶,婀娜多姿的过来,她坐上王斗的大腿,脸上满是妩媚的红。她也不敢看王斗,只将头深深埋在他怀里,一双手将他抱得死死的。

    王斗伸手慢柔软的腰肢,看似弱柳,触手却丰腴滑柔,同时一股淡淡的幽香扑入鼻中。

    美人在怀,王斗有些感慨,他倒了一杯酒慢慢饮入。

    初见少夫人还是在崇祯八年,当时她与纪君娇一起,都让自己惊为天人,转眼多年过去了。

    真是往事如烟啊。

    正月十九日,内阁辅大臣周延儒自请督师,领兵南下。

    此时兖州已陷。

    却是流贼围兖州后,周边的明军都毫无动静,不论是临清的总兵刘泽清,还是济南的总兵邱磊,都眼睁睁看着,一点反应也没有。刘芳亮认为不会有援军到来了,就于初十日下令攻城。

    兖州的守军坚守,此时鲁王朱以派就藩,兖州知府邓藩锡见流贼势大,就劝朱以派尽散积储以鼓士气,否则大事一去,悔之晚矣。

    但朱以派守财奴一个,平日贪鄙一毛不拔,哪舍得出钱,就装聋作哑,哭穷告苦。等邓藩锡一走,他就悄悄令人挖地窖,将金银都埋藏起来→史上这些金银一直到清末才被鲁府旧址上教堂的英国人现。

    流贼一直攻了五日,邓藩锡率属下官吏、军士及百姓坚守,他带头拿出自己全部积蓄,激励将士n内富户士绅也纷纷解囊,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同仇敌忾,矢志守城。

    他们还不单纯防守,不时组织壮士夜袭,趁黑夜偷偷缒出城去,连日杀伤多人。

    刘芳亮力攻不下,就想到内赢事,正月十六日,他得一刘姓副将为内应,城遂陷。兖州城破后,鲁王朱以派自缢身死,鲁府被劫掠一空,乐陵王、阳信王等郡王一样死,邓藩锡等人全部战死。

    刘芳亮克兖州后,分兵攻叁阳、东平、东阿、泰安、阳谷等地,所到之处明军全无斗志,望风而逃,刘芳亮兵不血刃占领多城。

    而早在正月初时,崇祯帝就临朝兴叹国事:“贼势如此,阃外无人承任,府库殚竭,将如之何?卿等能无为朕分忧哉?”

    周延儒认为皇帝对自己的恩宠大不如前,不如自请督师,讨皇帝欢心。果然他自请提兵南行,并说愿以家财佐军后,皇帝大喜,慰劳再四说:“卿若行,朕当访古推毂礼,亲饯之郊,不敢轻也。”

    正月十四日,周延儒揭请出师。

    十六日,郭中僯实授副总兵,督辅中军旗鼓。

    十八日,崇祯皇帝会集百官到天坛,告祭天地,表明出师意图,他祭拜道:“总理河山,臣朱由检谨告昊天上帝:臣以凉德,嗣守鸿绪十有七年,深念上帝陟降之威,祖宗付托之重,宵旦兢惕,罔敢的”

    他椎心泣血,谨告以闻,希望出师顺利。

    十九日,崇祯帝命周延儒出师,行遣将礼。

    他亲自驾御正阳门,为周延儒饯行。文武百官列席十九,五势宇伯,内阁六部,都察院掌印官,京营总协侍坐。又有旌旗金鼓从午门一直排到正阳门外。

    宴乐中崇祯皇帝亲自给周延儒递酒,说道:“先生此去,如朕亲行。”

    他连赐了三杯酒,鼓乐中还导出尚方宝剑。

    周延儒慷慨激昂去后,崇祯帝一直目送他远去,良久返驾。

    “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远处的沂水城猛然爆出一片欢呼,震天的歌谣中,城门打开,然后大片的饥民拥了出来。

    老胡哈哈大笑道:“又下了,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啊。”

    看身边的孔三脸色不太好,不由干笑了几声。

    闯营克兖州后,主力大军也源源不断进入山东,他们分营攻打各州县,然所过之摧县居,诸将皆遁,所得城池不费吹灰之力⊥算一些州官守将坚守,往往也被饥民内应,打开城门。

    这些年山东连年大旱,盗贼四起,仅从崇祯十四年起,就有几场大规模的反乱,兵贼沿着运河一线拼杀,杀得十室九空,百姓苦不堪言。而且山东是马政要地,破落的养马户多转为响马,这马贼山贼更遍地都是。

    百姓早对朝廷失去信心,听闻闯营各种安民告示,又言禁掳、禁杀。还有“不当差,不纳粮”等各种歌谣传颂,都想换一个活法。他们热烈期盼闯军的到来,而且群起响应,踊跃开门献城。

    所以各营分攻各处,所陷城池皆是不费吹灰之力,有时一天都可下个几城。

    此时数千马队在二人身后列队,巡山营的旗帜高高飘扬。

    老胡的巡山营已经有人马五千,他原有马兵一千,因潼关之战勇敢,被李自成亲赏马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