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边军一小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6章 吾乡(大结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立功自赎,恢复秩序与政府运转。

    崇祯帝眼中现出复杂的神情,四月二十二日太子进京,不久登位为帝,改元隆武,明年为隆武元年。

    隆武帝朱慈烺拜靖国公,大都督王斗为东王,封大东国国王,终身元帅,仍挂征虏大将军印,都督中外诸军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隆武帝还想让东王兼备九锡,被王斗坚决拒绝了。

    随后王斗以韩朝为征东大将军,钟素素、高史银为征南大将军,征西大将军,彻底追剿灭亡二贼。

    四月二十日的唐家岭之战天下震动,靖边军二十万大战流贼、奴贼一百万,大破之,流贼残部在果毅将军田虎、果毅将军白鸠鹤等率领下仓惶南逃。

    逃到河间府时,被在真定府等待多时的钟素素在侧翼狠狠一击,他们最后残留的老营兵伤亡殆尽。

    然后钟素素与南下追击的高史银合兵一起,直逼山东。

    唐家岭大捷轰传天下,军民无不振奋,悉知流贼兵败,沦陷各州县轰然而起,各地杀逐伪官,倡义驱伪防御使、牧、令,迎接王师,天下群起而讨之。

    最新消息,山东全境光复,钟素素与高史银分别以寿州总兵孙可望、李定国,庐州总兵黄得功等为前锋,渡黄河西进南下,消灭河南、湖广、江南境的流贼白旺部等。

    而在东面战场,奴贼残部仓惶东逃,快到山海关时,被在迁安城内的杨国柱猛然出城一击,当扯杀奴贼贝勒,阿巴泰第三子博洛等人,并收复了山海关。

    不过杨国柱本就伤重,这最后一击,更是伤重不治,含笑而逝。

    韩朝的追击大军与蓟镇军合力在山海关外将奴贼最后残留的满洲兵杀伤殆尽,随后出关而去。

    最新消息,辽东的奴贼余部在礼亲王代善带领下仓惶北逃,辽东全境光复。

    形势一片大好,彻底消灭流贼胡虏指日可待。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自己登位后苦心孤诣,却被流贼破了京师,又几次被奴贼兵临城下,杀掠数千里。然这么强悍的敌人,半日间就被靖边军给灭了,现在更是要彻底灭亡二贼。

    这是什么样的力量?

    他想起不久前自己去宣府镇的情形。

    他的行动并不受限制,可以自由活动,只是庄园中随时有一队甲兵保护罢了。

    出京之后,宣府镇他也去过几次,每去一次,就是叹息一次,自己梦想中的大明,也没有这样吧。

    不久前那次他又在城中叹息,然后身旁渠畔也有人出了一样的叹息。

    他奇怪看去,却是一翩翩书生,自称姓李,身边两个随从有些怪异,不似长随,反似押解犯人的官差。然他们没有差服,这书生也没有镣铐铁链,所以崇祯虽觉奇怪,也没想那么多。

    二人聊了几句,书生言久闻宣府镇之名,想来看看,接下来想去归化城走走。

    崇祯皇帝离开时,那书生仍站在渠边呆呆出神,眼神迷离。

    这只是小插曲,崇祯想起也就是了,他只是感慨,宣府镇种种,王斗是如何做到的?

    报纸的另一版介绍的是内政,入京之后,王斗麾下在京中与地方占了很多位子,不过仍留了不少官位给大小臣工们,甚至有尚书侍郎这样显赫的位置。

    众官皆赞大都督王斗贤德不揽权,然后闻这些位子展开了血腥的拼杀,甚至南部西部各官,如史可法,马士英,阮大铖,王铎,张慎言,刘宗周等人,都是汹涌往京师赶来,预备夺一官位。

    认为有资格入阁者,更是快马加鞭的进京。

    围绕阁臣之争更为残酷,陈新甲为内阁辅众人没意见,而且隆武朝的斧采嚷制度,就是任期制。

    五年一届,最多二届,此外不得多任,不过就算皇帝也不能随意罢免,引起如潮广泛的叫好。

    又有观政制,任职各官以后需往宣府镇军事学院,民事学院培训,然后下基层历练,观政合格者,方能放入大明各处为官为将。

    又酝酿推出许多新制度,如新科举等等,可惜种种细则,却不会在报纸上细说,让崇祯帝有种不过瘾的感觉。

    特别任期制与新科举让崇祯帝反复揣摩,不知王斗到时要如何做。

    还有王斗似乎特别仑推出的拓土制。

    王斗在报纸上宣传,认为流贼之乱,亦有土地不足之故,所以要开拓疆土。为此他以身作则,亲领大东国国主之位,就是为了来日向蛮荒拓土。而且为调动国民积极性,更会设都护府等,立封地领主制,鼓励国民向外开拓。

    王斗言,不单是他,日后他的部下大多会分封海外,建立大量的公国,侯国,伯爵领地,围拱大明,提供财源,转移多余人口,使大明永为天朝中心。

    崇祯皇帝有些恍然,怪不得王斗被封为东王后,后面又跟着一个大东国国主,当时他观之极为奇怪,现在看来,这是王斗与新皇帝私下商议的结果。

    他看着报纸怔怔出神:“王斗未来真要去海外?”

    崇祯皇帝不理解王斗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